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1991年海湾战争形势图 材料二 参战各方伤亡情况统计 参战方 伤亡 人数 伊拉克军队 美 军 其他国家军队 战斗伤亡 非战斗伤亡 死亡 约2万人 148人 138人 192人 受伤 约8万人 458人 2 978人 318人 材料三 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永久和平是一个梦,并且还不是一个美梦,而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在战争中得到发展的是人类的最高贵的美德,包括勇敢、克己、忠于职责,以及甘冒生命危险的自我牺牲。 ——德军参谋总长毛奇 材料四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有鉴于在未来的世界大战核子武器肯定会被运用,而这类武器肯定会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威胁,我们号召世界各政府体会并公开宣布它们的目的不能发展成世界大战,而我们号召它们,因此在解决它们之间的任何争执应该用和平手段。”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高科技战争的特点。 (2)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和意图。试从战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简要批驳上述观点。 (3)材料四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一宣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针对21世纪人类和平事业面临的挑战,我国应该坚持怎样的立场?
答案: (1)各种先进武器装备的运用;电子战、信息战;战场空间的高度立体化;规模大、节奏快;双方伤亡人数悬殊。 (2)观点:战争能重新安排世界秩序;战争揭示人类的高尚品德,歌颂与美化战争,宣扬军国主义。反驳:战争本身是一种巨大的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战争中;战争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之一。 (3)内容:反对核战争。影响:使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来。 (4)立场: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化解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 本题考查人类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和理解。第(1)问注意提取图片和图表中的信息,注意从武器、空间、伤亡等角度答;第(2)问,要从毛奇的职位来寻找他的观点和意图,由此进行反驳;第(3)问,“内容”结合材料回答,“影响”则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4)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