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康熙年间,朝廷根据江南机户的请求,废除“织机不得逾百张”的限制,丝织业日趋兴盛,南京织机已逾三万张,出现了拥有织机五六百张的丝织工场。苏州东城比户习织,“专其业者不啻万家”,大多“雇人工织”,按件计酬。丝织生产的分工也更细密,机房织出的生绢生绸,还要经过练房、染房、漂房的加工。不管是机房、练房,还是染房、漂房,内部又有许多分工,如练房内部有煮、沤、曝等不同的工序分工。 材料二 请回答: (1)广州十三行是(    ) A、政府的外贸管理机构      B、官营贸易机构 C、政府特许的外贸商行      D、外商设立的贸易机构 (2)据材料一说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状况。 (3)分析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 (4)比较材料一、二说明清政府的政策对工商业发展所起的不同作用及认识。 答案:(1)C(2分) (2)状况:手工工场的规模进一步扩大;雇工数量更多;分工更加细密。(任答2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3)内在联系:闭关锁国政策将会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壮大。(2分) (4)不同作用:康熙帝废除织机数量限制的政策,促进了丝织业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每点2分,共4分) 认识:国家政策始终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1分) 解析: 略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