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如图是五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图象.试回答问题 (1)用降温的方法一定可以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的可以是上述图象中哪种物质 (任写一种) (2)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类似于上述哪种物质 (3)在60℃时,往100g水中分别加入1g上述物质,一定达饱和的是上述哪种物质 (4)除去硫酸镁中少量硝酸钾时,比较高效的物理方法是 .
答案:【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1)根据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解答; (2)根据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解答; (3)根据60℃时,各物质的溶解度解答; (4)根据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可以确定出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解答】解: (1)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可以采用降温或增加溶剂的方法使它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2)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类似于上述哪种物质氢氧化钙; (3)在60℃时,只有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小于1g,往100g水中分别加入1g上述物质,一定达饱和的是氢氧化钙; (4)由于大于6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因此为除去硫酸镁中少量硝酸钾时,应采取升温结晶的方法,故答案为:将60℃的饱和溶液升温,过滤. 答案: (1)氢氧化钙 (2)氢氧化钙 (3)氢氧化钙 (4)将60℃的饱和溶液升温,过滤.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其应用,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