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贫乏者得我而为之。 1.第①段画线句子“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具体指              (用原文的话回答) 2.第②段作者先列举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论证了“         ”比“        ”更重要的观点,然后指出“       ”是失其“本心”的表现,提出“是亦不可以已乎”的告诫。 答案: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愿有甚于死者 2.义 生  万钟则辨礼义而受之(二)现代文阅读Ⅰ(6分)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