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首页
高中
历史
题目
百余年间,列强不断扩大和加深对华的经济掠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掠夺之路的先后顺序大致是:沿海岸→沿长江→沿内河→沿铁路 B.上海至重庆沿长江的主要城市,都被辟为商埠或口岸,是掠夺的重点地区 C.列强用直接投资或贷款给清政府以掠夺铁路修筑权 D.使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彻底消灭 答案:D 解析: 建国后,自然经济仍然存在,由此可知正确答案是D。
查看本题答案和解析
历史 试题推荐
历史 试卷推荐
2020-2021年高一历史寒假作业-第13练古代商业与经济政策
六安市2019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月考测验在线答题
2018-2019年高一下半期末历史试卷完整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高二下册第三次月考历史无纸试卷完整版(2019-2020年江西省吉安市遂川中学)
2018-2019年高二下半年6月月考历史(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
辽宁2019年高二下半年历史期中考试完整试卷
2018-2019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题带参考答案(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第一中学)
2018年至2019年高二月考历史试卷(浙江省杭州市富阳中学)
哈尔滨市高二历史期末考试(2018年下册)在线做题
2018-2019年高一上半年期中考试历史考试完整版(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
最近更新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人们按照一定标准划分的。据此完成1题。 1. 下列区域界线具有过渡性的是 A.森林与草原的分
某同学用铁架台、弹簧、多个质量已知且相等的钩码做探究弹簧弹力和伸长量关系的实验,如图1所示。图1图2 (1)为了完成实验
Ⅳ 写作(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在空格处填
已知磷的化合价有+3、+5、―3等。有一种谷仓杀虫的药剂叫做磷化铝,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T appreciate that it's not easy for you, but you ______ try
—It’s very friendly ______ him to help me when I’m in troubl
居民消费是不断变化的。人们通常所说的“三大件”的变化就是生动的事例。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三大件”是指缝纫机、
下列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 A. O2‾ B. F- C. Mg2+ D. Al3+
如图,在三棱台DEF﹣ABC中,AB=2DE,G,H分别为AC,BC的中点. (Ⅰ)求证:BD∥平面FGH; (Ⅱ)若C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代指丞相)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在小麦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2,4-D能除掉双子叶杂草,而对小麦无影响,对此现象的错误解释() A.双子叶杂草对2,4-D的
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
明朝“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主要是( ) A.决策 B.行政 C.监察 D.
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为了A.加强专制统治 B.结束百家争鸣C.消灭读书人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备、净化和收集装置。若依据反应H2C2O4CO↑+CO2↑+H2O制取CO,则合理的装置组合为(
寻常的西红柿、豆角、小白菜,经过挑拣、清洗、消毒、保鲜、装盒等一系列特殊T序,被送进商店后,顿时身价倍增,其根本原因在于
下列操作中,不能区别浓硫酸与稀硫酸的是( ) A、分别加入铁片
(本小题满分7分)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1)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的取值范围;(2)在(1)的条件下,求证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 A.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应该将它发扬光大;面对日益丰富的物质,
掷一枚有正反面的均匀硬币,正确的说法是() A.正面一定朝上 B.反面一定朝上 C.正面比反面朝上的概率大 D.正面和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