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验证“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认真查阅资料并做出以下准备。 资科准备: I.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II.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反应原理2NH3+3CuO3Cu+N2+3H2O 实验准备: 请回答: ①为达成“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目的,装置A、B、D、E的正确连接顺序________ (填序号); ②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③装置B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装置E的作用_____________; ④装置A产生的气体通入装置C中,石蕊试液浸泡的纸花变蓝色,原因是________。 (2)小凡同学利用氯化钡和氢氧化钠两种试剂,从硫酸钠、硫酸镁和氯化镁三瓶未贴标签的无色溶液中鉴别出硫酸镁溶液,设计并进行以下实验。请你补齐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三支持净试管,分别倒入三种无色溶液,然后滴加 _________,振荡,观察现象;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答案:A、C、D、B、E Ca(OH)2+2NH4Cl=CaCl2+2H2O+2NH3↑ 黑色氧化铜逐渐变成红色 吸收氨气,防止污染环境,防倒吸 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显蓝色 氯化钡溶液 两支试管中生成白色沉淀,一支试管中没有明显现象 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镁 取两支试管,分别倒入生成白色沉淀的两种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一支出现白色白色沉淀,一支没有明显现象 有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镁,没有明显现象是硫酸钠 【解析】 (1)①先经过A装置制取氨气,而后用C装置检验氨气,再由D装置除去水分,再经过B装置还原氧化铜,最后由E装置除去氨气,故顺序为. A、C、D、B、E; ②装置A中是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a(OH)2+2NH4Cl=CaCl2+2H2O+2NH3↑; ③装置B中的现象是黑色氧化铜逐渐变成红色;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氨气,防止污染环境; ④石蕊变蓝的原因是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能使紫色石蕊显蓝色; (2)向三种溶液中加入氯化钡,不变浑浊的是氯化镁,变浑浊的是硫酸镁和硫酸钠;故现象是一种溶液不变浑浊,两种溶液变浑浊,结论是不变浑浊的是氯化镁;取少量的硫酸钠和硫酸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变浑浊的是硫酸镁,不变浑浊的硫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