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工匠精神”源远流长。《诗经·卫风,淇奥》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佳句形象展示了工匠在制作过程中一丝不苟的精神。孙中山将它扩展到近代工业,概括提炼出“精益求精”的技术道德规范。同仁堂坚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信条,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瑞士制表师精心制造的不可多得的精品,畅销世界,几百年经久不衰。他们的行为深刻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本质内涵。即使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产业工人在生产中的创造力和能动性依然举足轻重。拥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能够在中国制造中不断改进工艺、追求极致,是中国由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宝贵人才。 然而,受市场经济的冲击,有些行业和领域对传统“工匠精神”在认识上出现偏差,以至于。工匠精神”越来越被人们弱化.甚至面临失传,导致了粗制滥造、制劣造假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在全社会倡导“工匠精神”,可以提高工人群体的社会地位和自我价值认同。有助于提升全社会各行业的敬业精神。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工匠精神对我国制造业强国建设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说明国家倡导工匠精神的合理性。 (3)假如召开“为工匠精神点赞”的主题班会,请结合自身实际拟一个发言提纲。(4分。两条即可,每条2分)
答案:(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源远流长的“工匠精神”,体现了劳动者对工作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认同,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创造活力,增品种、提品质、他品牌。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为我国制造业强国建设提供人才资源共享和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人类文明成果相承接。工匠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精神的具体体现,国家倡导工匠精神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国家倡导工匠精神既有利于传承“精益求精”的中华优秀传统,又有利于学习国外“一丝不苟”的优秀文化成果,能够引领全社会各行业的劳动者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①学习工匠精神,努力搞好学习;②端正态度,保持高昂的学习状态;③注重细节,认真对待各学科的学习;④弘扬工匠精神,决心未来做一名合格的劳动者。(4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可得4分,其他答案只要能结合自身实际、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解析】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说明国家倡导工匠精神的合理性,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考生可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3)本题以假如召开“为工匠精神点赞”的主题班会为话题,要求考生结合自身实际拟一个发言提纲,考生可以从端正学习态度、注重细节、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等角度进行说明即可。 【考点定位】文化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名师点睛】全面理解文化的作用 (1)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与一定的政治、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会促进其发展,反之,会阻碍其发展。 (2)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在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个人、民族及国家历史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①对国家而言,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对民族而言,只有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③对个人而言,健康的、先进的文化塑造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