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列宁曾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只要仍然有交换,谈什么主义都是可笑的。”……后来,他又说:“商品交换失败了……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材料二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列宁的经济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为此,苏俄对农业政策做了怎样的调整?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 (3)从苏联(俄)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中,我们能得出什么有益的启示? 答案:(1)变化:由排斥商品经济到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调整: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改变: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充分利用商品价值规律来加快经济发展的进程 【详解】 (1)“变化”,依据材料一信息“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只要仍然有交换,谈什么主义都是可笑的。”……“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得出:由排斥商品经济到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调整”,依据所学知识从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方面回答。 (2)“改变”,依据材料二信息“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过渡路线、所有制结构、经济模式等角度分析。如由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到直接过渡、由多种所有制并存到单一的公有制、由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等。 (3)“启示”,依据所学知识从一切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充分利用商品价值规律来加快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思考。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