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丙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 ①一定含有的物质:指示剂、水、硫酸钠、碳酸钙.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 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丽认为: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小明认为:只有碳酸钠 小平认为:只有氢氧化钠 你认为可能的是 (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芳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以上三个同学的猜想,通过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芳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①有白色溶液,溶液呈红色 小丽的猜想正确 ② 小明的猜想正确 ③ 小平的猜想正确
答案:【考点】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分析】根据碱的化学性质结合题给条件来完成题目.碱所具有的化学性质主要有①与酸碱指示剂反应②与酸性氧化物反应③与酸反应④与盐反应. 【解答】解: (1)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碱可以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当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锥形瓶中时,由于反应消耗了二氧化碳,而使封闭的锥形瓶内的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从而使气球鼓起,故我们看到的现象为:气球胀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NaOH=Na2CO3+H2O; (2)澄清石灰水即是氢氧化钙溶液,它可以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碳酸钙为白色沉淀,丙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交流讨论】 ①在所有反应物、生成物和溶液中的水中,唯一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是硫酸钠和水.废液缸中的废液浑浊并呈红色,浑浊说明一定含碳酸钙,呈红色说明一定有酚酞和碱. ②本题所有反应物生成物中溶液显碱性的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钠.而其中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钙不能共存,所以碱性物质可以是只有碳酸钠或只有氢氧化钙或只有氢氧化钠,也可以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还可以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等.故可填写: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实验设计]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如果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则显碱性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小丽的猜想正确;如果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为无色,则显碱性的物质只有碳酸钠,小明的猜想正确;如果无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则显碱性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小平的猜想正确.所以: 实验内容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小丽的猜想正确. ②有白色沉淀,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小明的猜想正确. ③无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小平的猜想正确 故答案为: (1)气球胀大;CO2+NaOH=Na2CO3+H2O;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 【交流讨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实验设计】 实验内容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小丽的猜想正确. ②有白色沉淀,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小明的猜想正确. ③无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小平的猜想正确 【点评】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是中考的热点之一,本题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结合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和酸碱盐的性质等知识来解决,还要注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