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文言文阅读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 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 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 ·大道之行也》 (乙) 士尹池 ① 为荆使于宋,司城子罕 ② 止而觞之。南家之墙拥 ③ 于前而不直,西家之潦 ④ 经其宫 ⑤ 而不止。士尹池问其故,司城子罕曰: “南家,工人也,为鞔 ⑥ 者也。吾将徙之,其父曰: ‘吾恃为鞔,已 食 三世矣。今徙,是宋邦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 ’为是故吾不徙。西家高,吾宫卑,潦 之 经吾宫也利,为是故不禁也。 ”士尹池归,荆适兴兵欲攻宋。士尹池谏于王曰:“宋不可攻也,其主贤,其相仁。贤者得民,仁者能用人。攻之无功,为天下笑。”楚释宋而攻郑。孔子闻之曰: “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 ⑦ 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谓也。 ” (《新序》) (注释): ①士尹池:复姓士尹,名池。②司城子罕:司城,官名;子罕,宋国贤臣。③拥:遮蔽。④潦:积水。⑤宫:院子。⑥鞔( mán ):鞋子。 ⑦折冲:制敌取胜。 1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 1)女有 归 ( _______ ) ( 2)盗窃乱贼而不 作 ( _______ ) ( 3)潦 之 经吾宫也利 ( _______ ) ( 4)已 食 三世矣 ( _______ ) 2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 1)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 2)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谓也。 3 . 甲文中构想的大同社会,人人得到社会关爱,人人安居乐业,在乙文中司城子罕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4 . 儒家 “仁”的主张,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结合这两篇文章,请你谈谈施行仁心、仁政对百姓和国家的影响。
答案: 1 . 女子出嫁 兴起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供养,谋生。 2 . ( 1 )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 ,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 2 )在朝廷做官能够修政理,在战场上能够制敌取胜,说的就是司城子罕这样的人。 3 . 子罕依靠仁慈贤明的治理赢得民心。(意思对即可) 4 . 甲文孟子构想了一个 “大道之行”的社会,乙文通过写宋国相子罕体恤百姓的两件事,说明施行仁心、仁政,能使一个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分析】 1 . 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意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 1)女有归:女子出嫁有归宿。归:女子出嫁。 ( 2)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作:兴起。 ( 3)潦之经吾宫也利:积水流过我家院子很便利。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4)已食三世矣:我家靠做鞋谋生已经三代了。食:供养,谋生。 2 . 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恶:憎恶;于:在;修:修明;庙堂:指朝廷;谓:说。 3 .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解答此题要读懂两篇文章,结合相关内容分析文中 “南家,工人也,为鞔者也。吾将徙之,其父曰:‘吾恃为鞔,已食三世矣。今徙,是宋邦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为是故吾不徙。西家高,吾宫卑,潦之经吾宫也利,为是故不禁也”等内容可知,南家的墙遮蔽了子罕家的墙,但为不影响南家生计,子罕没让他们搬走;西家地势高,子罕允许西家积水流经自家。子罕对待百姓站在百姓角度想问题,对百姓施行仁政,赢得民心。这也使得“楚释宋而攻郑”,宋国老百姓得以安享太平生活。 4 . 本题考查对 “仁”意义的理解,解答此题要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分析。甲文中“大道”指“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文中写在大道施行的时候“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孟子在阐明“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这里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安居乐业,且各尽所能。乙文中南家的墙遮蔽了子罕家的墙,但为不影响南家生计,子罕没让他们搬走;西家地势高,子罕允许西家积水流经自家。子罕对待百姓站在百姓角度想问题,对百姓施行仁政,赢得民心。这也使得“楚释宋而攻郑”。由此可知,一国之君施行仁心、仁政,能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促进全社会的和谐,百姓得以安享太平生活;国家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下去,也提高了国家地位。 【点睛】 译文: 【甲】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 , 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乙】 士尹池为楚国出使到宋国去,司城子罕宴请他,然后停止喝酒。子罕南边邻居的墙向前突出却不拆了它取直,西边邻居家的积水流过子罕的院子却不加制止。士尹池询问这是为什么,司城子罕说: “南边邻居家是工匠,是做鞋的。我要让他搬家,他的父亲说:‘我家靠做鞋谋生已经三代了,现在如果搬家,那么宋国那些要买鞋的,就不知道我的住处了,我将不能谋生。希望相国您怜悯我。’因为这个缘故,我没有让他搬家。两边邻居家院子地势高,我家院子地势低,积水流过我家院子很便利,所以没有加以制止。”士尹池回到楚国,楚王正要发兵攻打宋国,士尹池劝阻楚王说;“不可攻打宋国。它的君主贤明,它的国相仁慈。贤明的人能得民心,仁慈的人别人能为他出力。楚国去攻打它,大概不会有功,而且还要为天下所耻笑吧!所以楚国放弃了宋国而击攻打郑国。孔子听说之后说:“在朝廷做官能够修政理,在战场上能够制敌取胜,说的就是司城子罕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