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高三试题

根据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议,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124设立为国家宪法日。124是我国现行宪法(1982年宪法正式颁布的日子,早在2001年就被设立为全国法制宣传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这体现了党的政治领导和基本执政方式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最高立法权

③此举是为了纪念现行宪法的颁布实施

④此举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宪法至上、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在雅典……只要符合多数人意志,无须经过正当法律程序,也不给予被放逐者任何自我辩护机会,就可径直将一个公民流放境外。”这说明,在古代雅典
A. 国家决策缺乏理性化的规范
B. 缺少完备而有效的法律体系
C. 多数人的意志都是错误决定
D. 民主制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已知函数

)求fx)的单调递减区间;

)将函数y=fx)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再将得到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4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y=gx)的图象,求函数y=gx)在[π0]上的值域.

2014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196亿美元,居世界首位。对外直接投资1029亿美元,与利用外资并驾齐驱。这表明我国(   )

保持了进出口贸易平衡,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可以主导国际金融市场,充分发挥经济的比较优势

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取得了重大成就

在经济发展中能够更好利用国际市场优化资源配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设函数

)若上单调递增,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求上的最小值.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高考作文要有读者意识。平时作文,  是写作者自赏,  ②  是小范围好友传阅,     是通过发表让公众了解,文章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生命力的,  读者对于一篇文章来说很重要。考场作文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下的戴若镣铐的舞蹈,考生要有读者意识。考场作文的读者,就是那个未曾谋面的阅卷老师。其读者的特殊性  ⑤决定了写作的特殊性,  决定了树立读者意识的必要性。

“全球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世界各个地区越来越紧密地成为一个整体,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依赖性空前增强。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经济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

C.经济全球化催生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D.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

Lucy has _________ all of the goals she set for herself in high school and is ready for new challenges at university.

A. acquired        B. finished          C. concluded         D. achieved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A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8V额定电流约为0.3A

B电流表A (0~0.6A内阻约为0.5Ω)

C电压表V0~6V内阻约为5kΩ)

D滑动变阻器R1 (0~10Ω 2A )

E滑动变阻器R2 (0~100Ω 0.2A )

F电源(6V内阻不计)

G开关及导线若干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选      (填R1R2

2)该同学设计了实验测量电路,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使电流表的读数从零开始变化,记录多组电压表的读数U和电流表的读数I 。请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3)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乙的U-I图象,根据图象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在硫酸铁电化浸出黄铜矿精矿工艺中,有一主要反应:

CuFeS24Fe3===Cu25Fe22S

反应结束后,经处理获得单质硫x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所有铁元素均被还原

B.氧化剂是Fe3,氧化产物是Cu2

C.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x mol

D.反应结束后,测得溶液中三种金属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y mol,则原Fe3的总物质的量为(yx) mol

生物膜的基本特点之一是能够维持相应环境内的物质浓度,下图a、b、c代表跨膜运输方式,d代表膜上的物质。回答下列与生物膜有关的问题:
 
(1)图1中可以表示被动运输的类型为________(填写图中编号),图中可以表示主动运输的类型为________(填写图中编号)。
(2)图中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会受到低温影响的是____________(填图中编号)。
(3)人工合成的仅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封闭球状结构称为脂质体。带电荷的分子很难通过脂质体的原因是磷脂双分子层的________(填“内部”或“外部”)是疏水的。
(4)某植物根系对某物质X的吸收速率与X的浓度关系如图2所示,该植物根系对X的吸收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中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配三十一人,又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自是外户不闭。

河北发民浚河,调及它路,齐当给夫二万。县初按籍三丁出夫一,巩括其隐漏,至于九而取一,省费数倍。知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亭传,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书其全失、多寡为殿最。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加直龙图阁、知福州。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巩以计罗致之,继自归者二百辈。福多佛寺,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赇请公行。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授帖于府庭,却其私谢,以绝左右徼求之弊。福州无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巩日:“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后至者亦不复取也。

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拜中书舍人。甫数月,丁母艰去。又数月而卒,年六十五。巩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15.给文中加波浪线句断句正确的是(      )

A.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 余众溃复合/ 阴相结/ 附旁连数州/ 尤桀者呼之/ 不至居/ 人慑恐

B.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 出降余众溃复合/ 阴相结/ 附旁连数州/ 尤桀者呼之不至/ 居人慑恐

C.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 余众溃复合/ 阴相结附/ 旁连数州/ 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

D.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 出降余众溃复合/ 阴相结附/ 旁连数州/ 尤桀者呼之/ 不至居/ 人慑恐

16.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毫、沧三州”指“调任明州、毫州、沧州知州”。

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巩机敏强识,年少有才。数百字的文章,他读完就能脱口成诵;十二岁试着写成《六论》,言辞奇伟,由此声名闻于四方。

B.曾巩治理有方,善抓根本。掌管齐州时,以铲除奸盗作为根本任务,既调动百姓参与, 又善待自首的盗贼,于是州内安定。

C.曾巩爱护百姓,不谋私利。朝廷征伐安南时,他事先做好供应军队的准备,不扰民;做福州知州时,他不许官府与民争利。

D.曾巩面对灾情,处理得法。遇荒灾时他估计仓储不足救济,劝富人就近卖粮给灾民;江西大疫,他命县镇、驿站备药待需。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

②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

实验室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的含量,往往悬挂涂有CuI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或颜色发生变化所用去的时间来判断空气中的含汞量,其反应为:
      
4CuI+Hg=Cu2HgI4+2Cu
(l)上述反应产物Cu2HgI4中,Cu元素是_______价:
(2)
以上反应中的氧化剂为_______,当有1mol CuI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_______mol
(3) CuI
可由Cu2+I-直接反应制得,请配平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Cu2++  ____  I-       ---   ________CuI   +  _____I3-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钱学森——中国人的骄傲

  钱学森1911年生于上海,早年曾在北京师大附中和上海交通大学求学。1935年,他考取了庚子赔款公费留学,先是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后到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深造,拜读于美国航天科学创始人之一、著名物理学家冯·卡门门下,三年后获博士学位,留校任教。这期间,他在冯·卡门的影响下,对火箭技术发生了兴趣,参加了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实验室的火箭研究小组。这个实验室后来成为美国火箭技术的摇篮,钱学森就是在这个摇篮里最早研究火箭技术的三名成员之一。

  1943年,美国军方经过慎重的选择,委托钱学森同马利纳合作,研究用火箭发动机推进导弹这一重大军事课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空军高度赞扬钱学森对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美国专栏作家密尔顿·维奥斯特认为,钱学森已是“制定使美国空军从螺旋桨式向喷气式飞机过渡,并最后向遨游太空无人航天器过渡的长远规划的关键人物”,“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的科学家银河中一颗明亮的星”。

  1947年,经冯·卡门推荐,钱学森成了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自1949年下半年开始,他肩负起该学院“古根海姆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的职务,领导研究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那时,年仅37岁的钱学森,已被世界公认为力学界和应用数学界的权威以及流体力学研究的开路人之一,是卓越的空气动力学家、现代航空科学与火箭技术的先驱、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

  在美国20年,钱学森生活上拥有丰厚的待遇。然而,他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1949101日,新中国诞生了。钱学森兴奋极了。就在那年的中秋节(新中国诞生的第六天),钱学森夫妇心中萌发起一个强烈的念头:回到祖国去,为新生的祖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19507月,已经下定决心返回祖国的钱学森,会见了主管他研究工作的美国海军次长,告诉他准备立即动身回国。这位次长大为震惊。他认为:“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他说:“我宁肯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红色中国。”

  1955917日,经过了长达5年多的斗争,钱学森、蒋英和他们的两个孩子,终于乘坐轮船胜利地驶向东方的祖国。

  钱学森回到祖国后,受到了党和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一种盼望新中国强大的愿望,促使他上书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发展中国导弹技术的规划设想,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1956108日,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196010月中旬,在钱学森的亲自领导下,我国第一枚国产近程导弹制造成功了。

  在钱学森的领导下,改进型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紧张地展开,主攻方向是提高火箭的战术技术性能,使射程、精度、使用性能符合实战要求。改进型运载火箭从方案设计到完成试验飞行仅用了10个月。

  19661027日凌晨,改进型中程火箭载着核弹头向千里之外的沙漠深处飞去,准确命中目标并起爆。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枚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美国用了13年,我国仅用了两年多时间。这一成功震惊了世界!从此,在世界上确立起我国是拥有核武器的大国的地位。

  钱学森教授是一位在科学的追求上永无止境的科学家。二十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他总结了我国导弹武器和航天器系统的研制经验,提出了系统工程理论,并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军事运筹和社会经济问题,推动了作战模拟技术和社会经济工程在我国的发展。

  他荣获了国际技术学界的最高奖“小罗克韦尔奖章”,并由此进入“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之列,在世界的赞誉面前,他说“成绩归于党,归于集体”。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A.钱学森在美国二十年,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活上拥有优厚的待遇,然而,他毅然决然放弃这些,是因为他心中有一种强烈愿望:祖国要强大。

B.钱学森是美国航天科学创始人、著名物理学家冯·卡门的得意门生,经冯·卡门推荐,钱学森参与了美国军方研究火箭发动机推进导弹这一重大的军事课题。

C.上世纪五十年代,钱学森毅然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条件,冲破阻力,回到祖国,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重视。

D.美国军方阻挠钱学森回归祖国,是因为钱学森参与美国军方军事机密课题研究,更重要的是钱学森当时是美国空军无人航天器长远规划的关键人物。

E.钱学森是世界著名科学家,为中美两国的导弹和航天计划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他提出的系统工程理论也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2)钱学森在美国整整呆了二十年,生活和工作都拥有丰厚的待遇,他却放弃这些,回到当时贫穷落后的新中国,是什么原因呢?请结合文中材料具体分析。(6)

(3)钱学森作为世界级优秀科学家,在科学上取得了哪些成就?请结合材料分析。(6)

(4)人们都赞誉钱学森是“中国人的骄傲”,钱学森的哪些地方值得中国人骄傲?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

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喜欢书的人,起初是见到喜欢的书,总要想办法买下来。    ①    ,还时常反复回味;有些书买了看了几页就搁下来,从此不想再看下去。在书店里买到一部新书,似乎说不上是“偶得”,    ②    ,这才可称“偶得”。前者是花钱谁都买得到的,是理所当然的事;后者花钱很少,且平添一份喜出望外的乐趣,仿佛是阅世之一得。私下想想,买书藏书,其实完全是为了自己开心。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云南路南石林地区人工草坡、无植被耕地、天然草坡、柏树林等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空气中CO2浓度垂直变化曲线。

25.据图分析,为了使当地土壤、岩石不易被溶蚀,最适宜的措施是       (  )

A.开垦大量土地为耕地       B.积极营造人工草坡

C.努力保护和营造柏树林     D.大力保护天然草坡

土地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有关土地制度的改革一直在进行。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又通过了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决定。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6月,党中央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要求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逐步向前推进。见图

材料二  2008718山东省首家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在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成立,合作社以土地入社形式,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农民以户为单位,把自家经营的土地、果园全部交于合作社管理经营,年底享受销售农产品利润及分红。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l953年和2008年农民加入合作社的共同形式是什么?并分析二者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土地流转所带来的积极意义。

材料三  山东省土地利用图

3山东分为三大地形区,他们分别是鲁中南山地丘陵、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鲁中南山地丘陵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三,概括山东省土地资源的突出特征。

材料四  山东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共财政向民生倾斜。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2008年山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民生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条件

支持教育事业发展

促进社会保障和就业

促进医疗卫生文化事业发展

全省新增农村户用沼气45万户,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420万人,全省村村通自来水率达到85.1%。

全部免除了971万城乡义务教育学生杂费,对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900元;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7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助标准由40元提高到80元;创业和就业财税帮扶政策更加完善。

1487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改造:积极落实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政策,大力支持体育场馆和公益文化设施建设。

5结合上述材料说明财政在保障民生方面发挥的作用。

6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说明山东省政府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原因。

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象限中,两个边长均为L的正方形与一个边长为L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相邻排列,三个区域的底边在x轴上,正方形区域I和三角形区域存在大小相等,方向沿y轴负向的匀强电场.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由正方形区域I的顶点A以初速度v0沿x轴正向射入区域I,离开电场后打在区域底边的中点P.若在正方形区域内施加垂直坐标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粒子将由区域右边界中点Q离开磁场,进入区域中的电场.不计重力,求:

(1)正方形区域I中电场强度E的大小;

(2)正方形区域中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3)粒子离开三角形区域的位置到x轴的距离.

如图所示,宽为L=2m、足够长的金属导轨MNMN放在倾角为θ=300的斜面上,在NN之间连有一个1.6Ω的电阻R。在导轨上AA处放置一根与导轨垂直、质量为m=0.8kg的金属滑杆,导轨和滑杆的电阻均不计。用轻绳通过定滑轮将电动小车与滑杆的中点相连,绳与滑杆的连线平行于斜面,开始时小车位于滑轮的正下方水平面上的P处(小车可视为质点),滑轮离小车的高度H=4.0m。在导轨的NNOO所围的区域存在一个磁感应强度B=1.0T、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此区域内滑杆和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此区域外导轨是光滑的(取g =10m/s2)。求:

1)若电动小车沿PSv=1.2m/s的速度匀速前进时,滑杆经d=1m的位移由AA滑到OO位置,通过电阻R的电量q为多少?滑杆通过OO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多少?

2)若滑杆运动到OO位置时绳子突然断了,设导轨足够长,求滑杆再次经过OO位置时,所受到的安培力大小?若滑杆继续下滑到AA后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求从断绳到滑杆回到AA位置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Q为多少?

定义在上的奇函数满足,且当时,,则    

A        B      C. 1        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