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道法 地理 

中考试题

20171227.教育部等十一个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为了有效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对实施行为的学生予以拘役处罚

B.校园欺凌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C.人民法院要公开审理校园欺凌事件,以示警戒

D.学校和家庭都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保护

古代埃及、古巴比伦王国、古代印度、古代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

  B.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

  C.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D.对人类文化贡献最大

  

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其实我能行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过去有一个人经常出差,那时火车票还很难买,他经常买不到座票。可是无论车上人多拥挤,他总能找到空座,而不像很多人那样挤着、站着。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一节车厢就会发现空位。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It is said that tea can improve creative power of the literary ( 文学的 ) artists in ancient China.

According to Lu Yu’s Tea Classics , tea—drinking in China can be traced back ( 追溯 ) to the Zhou Dynasty — tea was discovered by Shen Nong and became popular as a drink in the State of Lu because of Zhou Gong.

Tea—drinking in China has a history of four thousand years. As the legend ( 传说 ) has it, Shen Nong tasted hundreds of wild plants to see which were poisonous , in order to prevent people from eating the poisonous plants. It is said that he was once poisoned but was saved by eating some leaves of an evergreen plant with white flowers. Later, people called the leaves that saved his life “cha”.

In modern times, people still keep tea—drinking as one of their daily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the study, tea can also have effects on some modern illnesses. To those who have to work with computers for a long time, drinking tea can help them to build up a wall against the computer radiation. To those who may have too much fat, drinking tea can help them to recreate a new balance in their bodies. And to those aged people, drinking tea is also a good way to keep a calm mood for a longer life.

1 Tea—drinking in China can be traced back to ________.

A the Zhou Dynasty B the Xia Dynasty C the Qing Dynasty D the Tang Dynasty

2 The underlined word “poisonous” in the passage means “________” in Chinese.

A .供饮用的 B .美味的 C .多姿多彩的 D .有毒的

3 What does Paragraph 3 mainly tell us?

A Shen Nong was once poisoned. B Shen Nong was a hero.

C The birth of tea. D Tea became popular.

4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A The legend of Shen Nong.

B The history of tea—drinking in China.

C Drinking tea can help people live longer.

D Tea can have effects on some modern illnesses.

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号A的生物能利用太阳光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2) BC在生态系统组成中消费者,消费者自己不能制造         需要从别的个体中获取。

(3)能分解生物遗体的D把遗体分解成         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

(4)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阳光之外,还需要水.空气等         

某实验中学的同学归纳总结了有关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如下图所示。其中A是一种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B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B可能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④: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用文字描述反应⑤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所标的9个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____________(填代号,下同),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

在社会经济上,东非城邦一般都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辅之以畜牧、狩猎。采矿、制陶和建筑业也是主要行业,比较发达,材料反映了东非城邦(

A 农业已经得到了发展 B 手工业比较发达

C 是非洲最发达的地方 D 生产结构多元化

下列成都出土的文物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东汉说唱俑                      B字青铜戈

C龙纹铅饼币                     D黄金面具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体谅你的不正确
①我读到高二时,不想再读,自作主张退了学,一心要成为一个写作者。难得的是我爸也支持,只是他觉得即便是当作家,还是需要进一步学习,于是到处打听哪里有作家班。
②那年11月中旬,我们听闻复旦大学有个作家班。此时学期已经过了大半,仍要交整个学期的学费和住宿费,爸爸认为,孩子的成长期不可蹉跎,他第二天就带我启程,汽车、火车,坐了一天一夜,才终于抵达。
③爸爸先带我去办理入学手续,交了厚厚一沓现金。手续办完,我们就到对外营业的教工餐厅吃午饭。放下大包小包,我四处打量,脸上是外乡人显而易见的好奇。这时,我看到一个女孩子逆着走进来,她一进来,整个餐厅都被照亮了。
④她身材高挑,打扮得很时髦,最醒目的是脚上的那双靴子,麂皮的,很精巧,钉着漂亮的流苏,跟她白色长毛衣上的流苏呼应。时值深秋,我穿着薄袄,她却穿着一条咖啡色的厚呢短裤,两条长腿极具视觉美感地露在外面。我艳美的眼神和爸爸的目光相对。我回过神儿,压迫感袭上心头,是初来乍到的惶恐,还有对未来的迷茫,我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外面的世界,我不见得能适应。
⑤爸爸安顿好我,给了我足够的生活费,自己仅留了几十块钱就回去了。
⑥我揣着钱,就奔去室友推荐的五角场,那里有很多小店,花花绿绿的,让人眼花缭乱到眩晕。我精心挑选了一双人造革的靴子,虽穿在脚上不舒服;但样子不错,尖圆头,鞋跟很高,重要的是鞋边有一圈同色的铆线,——那是浓墨重彩的时髦儿,我不再纠结它昂贵的价格,毫不犹豫地买下,我太着急想要抓住“时髦”了。
⑦之后的很多天,我都在为这个选择付出代价。那双鞋子如暗处的酷刑,磨脚,不透气,让我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的,像小人鱼一步步走在刀刃上。小人鱼是为了爱情,我是为了什么?虚荣吗?我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
⑧上海下了第一场雪后,我的脚更是遭了殃。粘上开胶的鞋子,还是有潮气渗进来,脚生出冻疮。夜晚坐在南区的自修室里读书,脚像一块冰冷的石头,回寝室后焐很久也焐不热。爸爸来电话问长问短,我的泪水不争气地倾泄,为虚荣所付出的代价折磨着我。
⑨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尽管遭罪,我也不想买第二双鞋,爸爸是工薪阶层,我的学费和生活费几乎花掉了他的全部工资,再一双接一双地买鞋子,我着实于心不忍。
⑩再说,我放弃高考要当个作家,我和我的家人付出那么大代价,我应该做的不是心无旁骛地学习吗?怎么能在穿着打扮上花那么多心思?
⑪然而,就在上海那个冬季最冷的一天,我收到爸爸寄来的包裹,打开来,赫然是一双短靴!柔和的光泽,纯正的牛皮,里面是一层软软的羊毛,经典大方,闪闪夺目,堪比灰姑娘的水晶鞋,我直直地盯了好久,我那土土的老爸,怎么突然有了这样的好眼光!
⑫那双鞋子温暖了我整个冬天。也点亮了好多女孩子的目光。当我的脚被温暖包裹,脚趾隔着袜子也能感觉到羊毛柔软的触感和鞋的美丽所带给我的满足时,我那么深切地感觉到,是爸爸默默的爱给予了我温暖与光辉。
⑬寒假回家的那天,奶奶跟我说,“你爸那天一到家就感叹,上海的女孩子长得漂亮,穿得也漂亮。”爸爸一向不爱对别人评头论足,他跟我奶奶说这些,一定是体谅到女儿的心了吧。奶奶还絮叨着:“你爸说他不会说啥大道理,就知道他孩子不够出众,但又有一颗要强的心,你爸说他没啥眼光,就给你挑了咱镇上鞋店里最贵的一双。”泪水悄悄溢满我的眼眶。你看,每个人都不完美,真爱你的人,就会体谅你的不够强大、不够正确的那些地方。
⑭那晚,我在日记中写道:爱就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它从体谅亲人的不正确、不完美开始,让自卑悄悄变身,让一个生命因自信而散发出光芒,也让父亲无师自通地成为父爱的榜样。
(选自《读者》,有改动)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中父亲“体谅孩子不正确”的两件事。
【2】请赏析选文第⑫段中加点的两个词语的含义。
那双鞋子温暖了我整个冬天。也点亮了好多女孩子的目光。
【3】选文多次写到“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请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分析选文结尾段的作用。
【5】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
A.选文标题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第二人称“你”的运用亲切自然,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
B.选文第④段“我艳羡的眼神和爸爸的目光相对”,这一句生动地表达了“我”内心的情感。为下文父亲给“我”买鞋做铺垫。
C.选文第⑨⑩段中对“我”的心理描写。写出了“我”不想买第二双鞋的原因,表现了“我”的愧疚、自责
D.选文第④段中对上海时髦女孩的描写及第⑬段写奶奶的话,直接表现父亲的形象,也让“我”感受到父亲的良苦用心。
“你可知‘Mucau’不是我的真名姓?……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Mucau”回归祖国得益于哪一制度的实施
A. 社会主义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M点有一质量为60kg的箱子,现用水平向左的推力将箱子沿直线匀速推至N点,所用时间30sMN间的距离为15mg=10N/kg)。求:

(1)箱子所受的重力;

(2)箱子运动的速度;

(3)若箱子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为自身重力的0.2倍,则从M点推至N点的过程中推力对箱子做功的功率。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近年来,以《战狼 2》《红海行动》等为代表的一批军事题材电影既叫好又叫座,受到广大观众的追捧。这些主旋律影片,不同于那些脂粉气十足的青春偶像剧、故弄玄虚的魔幻剧和无病呻吟的家庭伦理剧,为当下的中国影视作品注入了更多的阳刚之气。
(材料二):影片《空天猎》,展现了我军新型战机自如地穿梭于狭窄山谷,并通过截获目标辐射源的方式探测到潜藏在夜幕里的敌方导弹,对其进行精准打击的场面。《红海行动》则展示了我国海军战舰远程指挥作战、快速拦截导弹以及投放无人机的强大功能。观众看后热血沸腾,连连赞叹:“厉害了,我的国!”
(材料三):讲好当代中国军人的故事,塑造彰显新时代精神的新英雄形象,是广大军事题材作品创作者的共同目标。如前几年热播的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没有传统军人的棱角与强势,憨厚本分,重感情轻荣誉。电影《战狼 2》中的冷锋也同样如此,看重友谊、爱情, 不计较个人得失、荣利。他们不同于以往作品中“高大全式”的英雄,也不同于虚假抗日“神剧” 里的“痞子式”英雄,这些“接地气”的人物形象,显然更能引发观众的共鸣。
【1】下列表述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有一批军事题材的电影既叫好又叫座,受到青少年群体的追捧。
B. 那些脂粉气十足的青春偶像剧,充满了阴柔之美。
C. 近几年广大军事题材的作品中,塑造了许多“高大全式”的英雄形象。
D. 许三多、冷锋等“接地气”的英雄形象,引发了观众的共鸣。
【2】根据上面三则材料,简要概括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受到观众欢迎的原因。
【3】结合以上三则材料,为下面宣传标语补写出下句。
主旋律电影彰显阳刚之气,_____。
请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2019年初,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发表论文说,他们在分析了美国航天局“特拉”号卫星和“阿卡”号卫星的观测据后发现,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的国家排名如下表。

排名

1

2

3

4

5

6

7

8

国家植被覆盖面积(百万KM2)

俄罗斯
16.04

美国
8.91

加拿大
8.47

巴西
8.31

澳大利亚
7.50

中国
7.19

欧盟
4.22

印度
2.94

国土绿化比例(%)

印度
69.0

中国
65.6

欧盟
51.4

加拿大
41.6

俄罗斯
38.0

美国
33.3

墨西哥
28.4

巴西
25.6




资料二:
研究人员测观到地球绿化面积增加后,最初以为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等环境因素促进了植物生长。但在比较了中国和印度两国的收获区域和可用耕地面积,得到下图结果.

自2000年以来,中国和印度的粮食产量增加了35%以上,这主要是由于化肥使用和地表水或地下水灌溉促进了多次种植,收获面积增加。研究表明,中国和印度这将的人口大国,需要用有限的土地养活更多的人口,因而更强调在有限耕地面积上实现人类对土地最大化的利用,即集约化农业相对发达。
资料三:
2000年以来,中国绿化覆盖率从29.8%增长至71.2%。在中国,人为管理的森林的面积增速比自然生长的森林面积增速要大29%。中国的绿化面积42%来自森林、32%来自农田;但印度82%来自农田,森林仅占4.4%。
2000至2017年间,全球绿化面积增加了5%。中国和印度在陆地植被面积只占全球总量的9%的情况下,对全球绿化增量的贡献约1/3,其中中国贡献了全球绿化增量的1/4,令人赞叹。中国坚持走绿色发展和持续发展之路,展现了大国的责任和担当,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
(1)上述三段资料讨论的话题是_______。
(2)据资料一和资料二可知,项目研究人员待别比较中国和印度的原因是:①____
②两国均是人口众多,对上地农产品产出需求量大。
(3)资料二中提到,研究人员对全球绿化面积增加原因的最初推断是“气候变暖等环境因素促进了植物生长”。但比较中国和印度得到的数据并不支持研究人员最初的推断,理由是:_____
(4)中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限理念。资料三可知,与印度不同的是,中国增加绿化面积的主要措施是____。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重要意义是维持_____平衡。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能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繁荣发展。我国是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下图示为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家蚕是有性生殖方式
B.家蚕的发育为不完全变态
C.蚕丝产生于②时期
D.家蚕的发育过程比蝗虫多了③时期
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A.肾脏 B.输尿管 C.膀胱 D.尿道

—Mom, can I have the pink skirt and the white shirt? I like them very much.

—Sony, baby. They cost too much, but you can choose ________ the skirt ________ the shirt.

A both, and B either, or C neither, nor

 20161013,中国环境保护部向媒体发布今年前9个月空气质量排名相对较差的10大城市,乌鲁木齐、西安等城市上榜。这说明我国                               (  )

A. 空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B. 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C. 当下的中心工作是保护环境

D. 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是对立的

改革之路艰辛,改革前途光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出售家奴两名,一名为照看猎犬者,并会做鞋,现年三十,已婚。其妻为洗衣妇,并会放养家畜,现年二十五。
——俄国19世纪上半期的政府报纸上登出的一则广告
材料二 一(苏维埃俄国)女仆说她的兄弟在乡间耕地……食粮年年政府收尽,乡间生活也没有城里人说的这样好,我告诉她,今年实行课税法,不至于尽收粮食,很可以多下些种子。
——瞿秋白:《赤都心史》
材料三 在这一时刻(卫国战争胜利73年阅兵式上),他只是坐着黯然沫泪(如图)……,这位苏联前总统看着如今的阅兵,为那个自己无法挽救的而解体的伟大国家感到惋惜

——选自《共青团真理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什么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经济的发展?“出售家奴”的现象终结于哪位沙皇?为什么说此次终结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女仆”认为乡间生活不好的原因?苏俄政府在谁的领导下,采取什么措施,使人觉得“很可以多下些种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如图所示中是谁?他的改革对苏联产生了什么后果?这一结果对世界格局又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主动承担责任、帮助别人,既能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又能让自己体验尽职守责后的幸福和成就感。下列名言的寓意与这一观点相符的是(  )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D.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并不重合,最早记述这一现象的人是(

A. 沈括

B. 牛顿

C. 奥斯特

D. 法拉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