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初三):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法 

九年级(初三)试题

含锌废渣和各种锌矿(如菱锌矿)都有着重要的用途以含锌废渣(主要成分为ZnO,杂质为FeO、CuO)为原料制备七水硫酸锌(ZnSO4•7H2O)的流程如图1所示:

  1. (1) 粉碎的目的是
  2. (2) 若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配制200g25%的硫酸,需要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玻璃棒、,此处玻璃棒的作用是
  3. (3) 物质X是,滤渣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有,除铜时发生的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 (4) 流程中获得七水硫酸锌前省略的操作是、冷却结晶、、洗涤和低温烘干.
  5. (5) 某温度下,Fe(OH)3分解得到一种铁、氧质量比21:8的氧化物,该氧化物的化学式
  6. (6) 除铁过程中,温度、pH对除铁效果的影响分别对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除铁时温度应控制在℃为宜,pH应控制在.为宜.
如图a,有两个全等的正三角形ABC和DEF,点D、C分别为△ABC、DEF的内心;固定点D,将△DEF顺时针旋转,使得DF经过点C,如图b,则图a中四边形CNDM与图b中△CDM面积的比为(   )

A . 2:1 B . 2: C . 4:3 D .
如图,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 ,则当函数值 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

There is         that what they have done is good for us.

A . a doubt B . doubted C . no doubt D . in doubt
如图,在⊙O中,若∠BAC=43°,则∠BOC=°.

目前,世界上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下列不属于人口过多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是(    )  
A . 饥饿贫困 B . 就业困难 C . 劳动力短缺 D . 交通拥挤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相关链接:竹类大都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一般年平均温度为12℃~22C,年降水量1000毫米~2000毫米。竹子对水分的要求,高于对气温和土壤的要求,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又要排水良好。

材料二:安吉人在发展经济道路上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方法:依靠竹子做出了3000多个品种的产业链;依托当地自然环境,开发农家乐特色旅游项目;建设新农村,成为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好生态让安吉的竹质量更好,茶滋味更甘,绿色发展带动了安吉新的经济增长。

  1. (1) 联系材料一,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安吉成为“中国第一竹乡”的原因。
  2.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安吉县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对其他区域发展的启示。
  3. (3) 综合上述两则材料,说说我们可以从哪两方面来认识区域。
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需要选用导热性能较好的物质制造的是(    )
A . 炒菜锅 B . 吃饭碗 C . 保温杯 D . 防寒服
如图是R1、R2两电阻的U-I图象。将R1、R2并联后接入电路,结合图中信息可知(    )

A . R1的阻值比R2的阻值大 B . 通过R1、R2 的电流相等 C . R1的电压比R2的电压小 D . R1的功率比R2的功率小
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图一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可从图一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使用装置D收集氧气时应从导管口(选填“a”或“b”)通入。
  3. (3)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图一中,与装置A相比,选用装置B制二氧化碳的优点是。将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图二装置,观察到试纸Ⅰ不变色而试纸Ⅱ变红,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据玻璃管中的现象可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若试管中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但饱和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
在正方形网格中,△ABC的位置如图所示,则sin∠BAC的值为(  )

A . B . C . D .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的越多 B .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 . 燃料不完全燃烧时,其热值变小 D . 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其内能增大
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
A .  图 A 是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B .  图 B 是分别向足量相同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铁粉 C .  图 C 是高温灼烧一定质量的大理石 D .  图 D 是向一定质量的 HCl 和 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
如图甲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60V且保持不变,电阻R1标有“35V 245W”的字样,R2是一个最大阻值为70Ω的滑动变阻器,电阻R3的额定电流为7A(不计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求:

  1. (1) R1的阻值;
  2. (2) R1正常工作100s消耗的电能;
  3. (3) 闭合S,当R2的阻值为Rm时,V1的示数为U1 , V2的示数为U2;当R2的阻值为R0时,V1的示数为U′1 , V2的示数为U′2;已知U′1= U1 , U′2= U2 , U1= U2 , 求R3的阻值;
  4. (4) 在电路安全的前提下,小天同学用以上器材组成一个如乙图所示的电路:在R1、R2和R3 中任选两个电阻分别连入电路的“AB”和“CD”处,组成不同的电路,在同一电路中两个电阻的功率之差如果超过200W,电路外的检测装置将自动报警,请通过计算和推导,判断哪些电路始终不会导致检测装置报警,哪些电路会导致检测装置报警,并计算报警时R2的取值范围

下列区别两种物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 . 用水区分硝酸铰固体与氯化钠固体    B . 观察颜色区分二氧化锰粉末与铁粉 C . 用稀盐酸区分黄金和黄铜    D . 用紫色石蕊试液区分CO和CO2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科学方法,下表各组中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是(   )
序号 史实 结论
五四运动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九一八事变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珍珠港事件 客观上推动美英合作,签署《大西洋宪章》
三大战役 奠定解放战争全国胜利的基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某课外小组用废弃白铜(Cu、Ni)粉末分离得到Cu、Ni两种金属,其主要流程如下(部分反应产物在图中已略去):

图片_x0020_1743636217

已知:Ni与Fe化学性质相似,常见化合价为+2价。

  1. (1) 固体A的化学式是
  2. (2) 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3. (3) Ⅱ中分离出固体C的操作名称是
  4. (4) 由上述流程得出Cu、Ni、Zn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必须在包装标识或产品说明书上根据不同产品,分别规定标出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批号或者代号、规格、配方或食品添加剂的产品说明书,不得有夸大或者虚假的宣传内容.”
向盛有 10g49%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5.6g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固体残留,t1时迅速倒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整个过程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分析错误的是(  )

A . a→b 点,溶液的 pH 逐渐增大 B . c 点时,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C . d 点固体,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D . m=12.7g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铁锈 B . 干冰 C . 氯酸钾 D . 臭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