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 语文 数学 英语 生物 历史 道法 地理 

七年级(初一)试题

临近考试、越来越多的同学感觉焦虑紧张。对这种情绪我们应该主动调节,你认为以下调节方法可取的有(    )

①舟舟每天坚持到操场跑步锻炼    ②欢欢坚持每天写日记,记录自己的心情

③泉泉每晚都玩网络游戏到深夜    ④文文在课堂上看漫画书,缓解学习压力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至2020年1月12日,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大火已经燃烧了四个多月,造成了至少27人死亡,5亿只动物葬身火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澳大利亚与下面哪个国家相似(   )
    A . 中国 B . 美国 C . 印度 D . 巴西
  2. (2)  澳大利亚东南部的主要人种是(   )
    A . 黑色人种 B . 白色人种 C . 黄色人种 D . 混血种人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产生;人类的生产、生活等也要消耗,产生。而植物的作用,吸收,放出,使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处于
“没有鸟的羽翼,人类却可以飞上蓝天;没有鱼的鳃鳍,人类却可以遨游海洋。”这说明(  )

A . 最具有智慧是人类生命独特性的突出表现 B . 我们要珍爱有限的生命 C . 只有人类的生命才具有价值 D . 人类智慧可以突破一切局限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

A . 乌拉尔山脉 B . 苏伊士运河 C . 巴拿马运河 D . 土耳其海峡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 (1) 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这说明了。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 ,这种思维方法叫做 (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
  2. (2) 如图乙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3. (3) 如图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可以传声。
下列影响水稻生存的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

A . 阳光 B . 稻飞虱 C . 水分 D . 泥土
如图, ,求 .

We don't want to wake him up, so we talk in a low v.
某中学为了了解九年级学生体能状况,从九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体能测试,测试结果分为A,B,C,D四个等级,并依据测试成绩绘制了如下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

  1. (1) 这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并补全条形图
  2. (2) D等级学生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比为,在扇形统计图中C等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
  3. (3) 该校九年级学生有1500人,请你估计其中A等级的学生人数.
自2020年年初以来,全国多地猪肉价格连续上涨,引起了民众与政府的高度关注,政府向市场投入储备猪肉进行了价格平抑.据统计:某超市2020年1月10日这天猪肉售价为每千克56元,比去年同一天上涨了40%.
  1. (1) 求2019年1月10日,该超市猪肉的售价为每千克多少元?
  2. (2) 现在某超市以每千克46元的价格购进猪肉,按2020年1月10日价格出售,平均一天能销售100千克.为促进消费,超市决定对这批猪肉进行降价销售,经调查表明:猪肉的售价每千克下降1元,平均每日销售量就增加18千克.为了实现平均每天有950元的销售利润,超市应将每千克猪肉定为多少元?
根据下面消化系统模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标号①、④、⑥所示器官属于消化系统的是
  2. (2) 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腺是
  3. (3) 在图中的⑦内有多种消化液,因此,它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4. (4) 小明同学外出郊游,饿了就到附近摊点买了些熟食,吃时虽然觉得有点异味但并未在意,回到家后出现腹痛、腹泻、便中带血等症状,这说明病原微生物已损伤到肠。从此事件中应吸取的教训是
下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分裂过程的正确排序为

A . a→b→c→d B . a→c→b→d C . c→d→b→a D . a→c→d→b
泉州的经纬度约为(118.5°E, 25°N),下列关于泉州的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东半球 B . 南半球 C . 高纬度 D . 中纬度
一个正方体的体积为125cm3 , 则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为cm2
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 BD相交于点O,∠BAC的平分线交BD于E,则∠DAE=;若正方形的周长是20cm,则DE=.

已知代数式x+2y的值是3,则代数式3x+6y+1的值是(    )
A . 7 B . 4 C . 10 D . 9
交通的改善助力区域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开通运营,高铁自西安引出,穿越关中平原、秦岭、汉中平原和大巴山脉进入四川盆地,接入成都,为“西三角”经济区建设迈开坚实的一步。

材料二:“西三角”经济区包括陕西省、四川省和重庆市的61个城市,幅员面积37.78万平方千来,常住人口1.4亿;陕西的基础材料、矿产资源源丰富,四川水电资源和天然气丰富,重庆则是长江上游最大的港口;另外,三地还聚集了一大批科研院所和大中院校。

  1. (1) 根据左图,判断西安在成都的方向;右图中与西安气候基本吻合的是(甲或乙),其气候特点是
  2. (2) 秦巴山地生长着近千种药用植物,有“天然中草药宝库”之称。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成因,气候上介于气侯和气候之间,介于湿润区和半湿润区之间。 地形地势因素上该地属于(地形),自然景观垂直差异显著,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
  3. (3) 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西三角”经济区建设的优势。(至少写出4点)
印度经常发生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

A . 植被破坏严重 B . 人口数量多,增长速度快 C . 受到地形、河流影响 D .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