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 语文 数学 英语 

六年级试题

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草原(节选)

    ①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②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 (1) 联系上下文填空。

        第①自然段主要写了作者见到的草原美景,分别由空气、、骏马和大牛构成了生动的画面。

  2. (2)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 (3) 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4.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们访问的是距离最近的陈巴尔虎旗。 B . 一望无际的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C . 主人们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并且穿着节日盛装,表现出他们对我们的欢迎和重视。 D .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怎么走都可以。
90吨的 米;48kg比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4cm,高是6cm,它的体积是cm3
Go s for 5 minutes. You can see it.

用纸做桥面来搭一座“桥”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只要加宽桥面,就一定能让桥的承重能力最强 B . 可以通过改变纸的厚度、宽度、形状等增加桥的承重能力 C . 设计时,要综合考虑造桥要求、材料特性等因素
Do you go anywhere in winter?
12个 连加,和是(   )
A . B . C . 4 D . 4
听录音,选择正确的答句(   )
A . I bought a model car. B . I bought a toy bee.
谈谈你对下列词语的理解。

①敏捷:

②繁殖:

③销声匿迹:

④基金会:

It took the (国家的) flag of China and some seeds too.
王东玩掷骰子游戏,要保证掷出的骰子点数至少有两次相同,他最少应掷(   )次。
A . 5 B . 6 C . 7 D . 8
—_________

—My mother is ill.

A . Excuse me. B . What's wrong? C . How do you feel?
所谓护照就是一个人的名片。
一辆旅游客车要从昆明送旅客到某风景区去观光.开始在高速公路上行驶,4小时行了全程的40%;接着在一级路面上行了6小时,行了全程的一半;最后,在山路上行驶,又行了2小时到风景区.
  1. (1) 最后两小时行了全程的百分之几?
  2. (2) 已知在高速公路上4小时共行了360千米,最后2小时在山路上行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 (3) 这列客车从昆明到风景区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判断。

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

下面是某地2路公共汽车的部分行驶路线图。

  1. (1) 2路公共汽车从汽车站出发,向   º方向行驶到商场。
  2. (2) 从商场向行驶到达超市,再向方向行驶到达医院。
  3. (3) 已知医院到游乐场的距离是4千米,算一算,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Mike is (watch) cartoons tomorrow afternoon.
How do  (we/ us) get there?
______________ are my neighbours.
A . Greens B . The Green C . The Gre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