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草原(节选)
①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②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
联系上下文填空。
第①自然段主要写了作者见到的草原美景,分别由空气、、 、、 、骏马和大牛构成了生动的画面。
(2)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
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们访问的是距离最近的陈巴尔虎旗。
B . 一望无际的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C . 主人们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并且穿着节日盛装,表现出他们对我们的欢迎和重视。
D .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怎么走都可以。
答案: 【1】天空【2】小丘【3】平地【4】羊群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原比作无边的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原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喜爱和赞叹之晴。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不用墨线勾勒”指的是小丘乘菱得没有明显的界线。“翠色欲流”足说草原上小斤的绿色浓厚,就像要流下来似的。“轻轻流人云际”是说绿色的草原一望无际,与天相接,仿佛翠色流入了天边。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