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

小学 科学

每个单摆在相同的时间里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使水三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的变化。
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      )。
A . 沙化 B . 石化 C . 风化
通过导线输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 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一般用它做实验。
2005年的移动电话不具备(   )功能。
A . 游戏 B . 摄影 C . 触屏操作
水具有无色、无味、会流动、透明的特征。(    )
如图,小明稍稍用力,就可以把充满气的气球向上抛起,这主要是利用了空气的哪个特征?(    )。

A . 很轻 B . 能流动 C . 无固定形状
把报纸按纵向、横向裁下两条长宽一样的纸条。把纸条对折后相互钩住,两个人拉一拉,有什么发现?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纸的表面,又会发现什么?
有些岩石上可以看到一些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这样的岩石叫(    )。   
A . 化石 B . 浮石 C . 板岩
如果一株植物的种子成熟后都掉落在自己的身边,对它后代的成长会有什么影响?
在沙漠中代表的植物是(  )


A . 仙人掌 B . 玫瑰 C . 月季
当你“打哈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话,其主要原因是“打哈欠”影响了(   )。
A . 鼓膜的振动 B . 听觉神经的传输 C . 听小骨的振动
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实验——研究土壤。

1 将一块土壤放入盛水的杯子中,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壤中冒出来,说明土壤中有空气。

2 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壤的水,然后静置,会看到杯中的物质沉淀后分为三层,上层颗粒较小,下层颗粒较大。发现:上层颗粒细小的物质是黏土,下层颗粒较大的物质是沙粒。

3 把土块放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加热时盖上一块玻璃片,过一会儿会看到玻璃片上有水珠凝结。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

4 把土壤放在火上加热,会看到土壤的颜色变浅、发白,同时会闻到一股焦糊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实验结论是?

下列图中,哪一个属于月食发生时的状况(    )。    
A . B . C .
取一株有茎和叶的植物插入红颜色水中,过一段时间后,这株植物的茎和叶( )
A . 无变化 B . 变得更绿了 C . 变红了
天气现象有阴、晴、雨、雪、风等。(  )
同一时刻不同的物体在阳光下影子的方向是       。
A . 一致的 B . 不一致的 C . 早中午一致下午不一致
怎样制作雨量器?       

(一)居家学习期间,龙龙在家进行了绿豆种子萌发实验,实验记录表如下:

实验组别

种子数量

放置位置

纸巾状态

温度

3天后发芽数

1号组

20

黑暗处

湿润

24℃

18

2号组

20

黑暗处

干燥

24℃

0

3号组

20

阳光下

湿润

24℃

17

4号组

20

冰箱内

湿润

4℃

0

  1. (1) 选择(    )两组实验,可以研究“水分是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吗?”这个问题。
    A . 1号、2号 B . 1号、3号 C . 2号、3号
  2. (2)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    )
    A . 种子的萌发不需要水分 B . 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 C . 种子发芽不需要适宜的温度
  3. (3) 龙龙把发芽的种子分别放到阳光下和黑暗的环境中(如图所示),下列哪种现象最有可能发生。(    )

    A . 在黑暗处的绿豆苗长得比较矮,阳光下的绿豆苗长得比较高 B . 在黑暗处的绿豆苗茎是白色的,阳光下的绿豆苗茎是红色的 C . 在黑暗处的绿豆苗叶子是绿色的,阳光下的绿豆苗叶子是黄色的
  4. (4) 龙龙在实验中每组选择了20颗绿豆种子进行实验,原因是:
  5. (5) 根据实验记录,还可以研究“绿豆种子的萌发与是否有关”的问题。
  6. (6) 即使条件适宜,实验中依然有些种子没有发芽,可能原因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