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列表格的空白处,填写适当的内容。
世界最高大的山脉 | ① |
世界最高峰 | ② |
世界最高大的大高原 | ③ |
亚洲最大的平原 | ④ |
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 | ⑤ |
世界最深的湖泊 | ⑥ |
世界陆地最低点 | ⑦ |
世界最大半岛 | ⑧ |
世界最大的群岛 | ⑨ |
某旅游团前往欧洲观光游览:地中海沿岸的阳光沙滩、碧海蓝天洗去了他们旅途的劳顿;扣人心弦的斗牛赛让他们体验了惊险刺激的感觉。著名的埃菲尔铁塔旁留下了他们的身影阿尔卑斯山区的湖光山包让他们流连忘远;北欧幽深的峡湾、午夜的阳光让他们感受到几许神奇……
(1)请问该旅游团旅游是沿图中所示的甲还是乙路线?
(2)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峡①是__________。
(3)埃菲尔铁塔所在的国家是____________。
(4)图中③表示的国家是________,该国的首都是________。
(5)图中②地区(阴影部分)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
“双龙”探极,彰显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9年10月,我国自主建造的极地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与“雪龙”号相互配合,形成双船作业模式,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相继在南极地区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2009年2月,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正式开站。
材料二
材料三:南极地区显著的气候特征是严寒、干燥、烈风。 1960年8月,科学家在苏联东方站曾测得-88.3℃的极端最低气温,在这样低的温度下,将一杯热水向空中泼洒,水还没落到地面就被冻成了冰粒。除了严寒之外,南极地区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荒漠”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南极地区也被称为地球上的“风库”,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
( 1)由材料一可知,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是 ________ 。
( 2)由材料二可知,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考察站是 ________ ;南极地区的主要矿产资源有: ________ 、铁、石油。
( 3)由材料三可知,南极地区显著的气候特征是严寒、 ________ 、 ________ ;南极地区被称为 “ ________ ”和“ ________ ”。
( 4)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 ________ 。
以下是某同学赞美家乡的散文诗:“挽黄河臂膀,依太行身躯,踏千里黄土,采万年‘乌金’,揽五台拂光……”他赞美的是:
A、陕西省 B、山西省 C、山东省 D、河南省
七千多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水适宜,黄河两岸水草肥美,森林茂盛。而如今位于黄河中游总面积58万平方千米的黄土高原,其水土流失面积竟达53万千米,那里每年有16亿吨沙流入黄河,相当于每年将黄土高原的表土削掉2毫米。如果我们将这些泥沙筑成1米高、1米宽的土墙,可以绕地球赤道转27.5圈。
读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性循环示意图(图4),完成38--43题。
选择下列项目前的字母填入图中空格中(每项只使用一次),完成整个循环过程。
A.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
B.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
C.农作物产量下降
D. 扩大荒地开垦面积
38. ① ___ ( ) 39. ②__( )
40. ③ ___ ( ) 41. ④__( )
42.图中反映出造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地理位置 B.生态系统比较稳定
C.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 D.全球气温升高
43.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关键是 ( )
A.全部退耕 B.禁止放牧 C.南水北调
D.加强生态建设,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与修建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下列对于五大地形之一的平原,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海拔低于200米,地面平坦
B.海拔高于500米,地面平坦,边缘较陡
C.四周高,中间低,周围山岭环绕
D.海拔高,峰峦起伏,坡陡谷深
欧洲西部的地形主要是( )
A. 平原 B. 山地 C. 高原 D. 丘陵
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 )
A.1:500
B.1:40000
C.图上1厘米代表2000千米
D.1:3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