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双龙”探极,彰显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9年10月,我国自主建造的极地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与“雪龙”号相互配合,形成双船作业模式,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相继在南极地区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2009年2月,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正式开站。 材料二 材料三:南极地区显著的气候特征是严寒、干燥、烈风。 1960年8月,科学家在苏联东方站曾测得-88.3℃的极端最低气温,在这样低的温度下,将一杯热水向空中泼洒,水还没落到地面就被冻成了冰粒。除了严寒之外,南极地区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荒漠”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南极地区也被称为地球上的“风库”,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 ( 1)由材料一可知,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是 ________ 。 ( 2)由材料二可知,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考察站是 ________ ;南极地区的主要矿产资源有: ________ 、铁、石油。 ( 3)由材料三可知,南极地区显著的气候特征是严寒、 ________ 、 ________ ;南极地区被称为 “ ________ ”和“ ________ ”。 ( 4)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 ________ 。 答案: 昆仑站 长城站 煤 干燥 烈风(前后顺序可颠倒) 白色荒漠 风库(前后顺序可颠例) 企鹅 【分析】 本题考查南极地理知识,同时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及图文分析能力,难度不大。 【详解】 ( 1 ) “2009 年 2 月,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 —— 昆仑站正式开站 ” ,据此判断,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是昆仑站。 ( 2 )极昼极夜现象应该发生在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图中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没有极昼极夜。据图例可知,南极地区的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铁、石油。 ( 3 )由材料三可知, “ 南极地区显著的气候特征是严寒、干燥、烈风 ” ,南极地区显著的气候特征是严寒、干燥、烈风; “ 年平均降水量为 55 毫米,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 5 毫米 ” ,南极地区被称为 “ 白色荒漠 ” ; “ 年平均风速为 17-18 米 / 秒,最大风速可达 100 米 / 秒 ” ,南极地区被称为 “ 风库 ” 。 ( 4 )企鹅能够在严寒的气候中生活、繁殖,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
地理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