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七年级 八年级 中考 

初中 地理

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_x0020_100011

  1. (1) 图中图例④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 . 水田 B . 旱地 C . 草地 D . 林地
  2. (2) 我国的草地与耕地的大致分界是(   )
    A . 200毫米年降水量线 B . 400毫米年降水量线 C . 800毫米年降水量线 D . 1200毫米年降水量线
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是


关于下图中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B界线是我国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分界线 B . C界线东侧人口稠密,西侧人口稀疏 C . D界线是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D . E界线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留学美国的刘博士学成后,放弃了美国优厚的待遇。于2019年5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海南。为了解国内的发展现状,刘博士于同年6月5日开始,沿线路①②先后进行考察,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及考察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刘博士此次行程中,没有经过的地理区域是(   )
    A . 北方地区 B . 南方地区 C . 西北地区 D . 青藏地区
  2. (2) 刘博士驱车沿路线①到达a地后,符合描述当地景观特点的是(   )
    A . 杏花烟雨,水乡风光 B .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C . 雪山连绵,湖泊星罗 D . 金涛麦浪,千里飘香
  3. (3) 刘博士驱车沿路线②行进过程中,发现了自然景观大致呈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规律,原因可能是(   )
    A . 气温大致由东向西逐渐降低 B . 降水大致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C . 温差大致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D . 温差大致由东向西逐渐减小
  4. (4) 刘博士到达b地后,品尝到了哈密瓜、葡萄等瓜果,觉得味道特别香甜,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 昼夜温差大 B . 降水丰富 C . 日照时间短 D . 土壤贫瘠
我国有许多古聚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下列位于安徽省的是(     )
A . 皖南古村落 B . 滇西丽江古城 C . 粤开平碉楼与村落 D . 晋中平遥古城
西亚是世界上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产生冲突的原因可能是( )
①地理位置重要  ②石油资源丰富  ③水资源贫乏  ④宗教矛盾尖锐.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读图分析:图A为赤道附近某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B为极地附近某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 (1) A地的气候类型是,B地的气候类型是

  2. (2) A、B两地在气温方面的主要差异是:A地;B地

  3. (3) A、B两地在降水方面的主要差异是:A地;B地

  4. (4) 造成A、B两地气候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然景观差异较大。读我国疆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我国领土绝大部分位于(  )
    A . 热带 B . 南温带 C . 北温带 D . 北寒带
  2. (2) 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位于大西洋西岸,海陆兼备 B . 南部海域广阔,岛屿众多 C . 西部深入欧洲大陆腹地 D . 陆上国界线2.2万千米,与多国相邻
  3. (3) 图中所示黑河﹣腾冲线是我国的(  )
    A . 南方和北方地区分界线 B . 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 C . 人口地理分界线 D . 西北和青藏地区分界线
读大洲、大洋分布图,回答问题

  1. (1) 大洲名称:AB
  2. (2) A和B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3. (3) C国是国家(发达或发展中)
  4. (4) 丙是洋,它是世界最大的洋。
  5. (5) 赤道穿过洲和洲的大陆部分。
  6. (6) 甲是洲,它主要位于(填纬线名称)以南。
 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特点的描述,最恰当的是(   )
    A . 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 B . 从大陆中心向沿海四周更替 C . 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D .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2. (2)  大多数河流的流量与流经地区降水量密切相关。据此推断,图中四条河流中,年径流量最大的是(   )
    A . 甲河 B . 乙河 C . 丙河 D . 丁河
  3. (3)  图中甲河的流向是(   )
    A . 自北向南 B . 自南向北 C . 自西向东 D . 自东向西
地球的形状是(  )

A . 天空半球形而地面四方形 B . 很规则的正圆球体 C .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D . 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建于1985年2月10日,建站时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
    A . 酷寒、烈风 B . 缺少淡水资源 C . 建站时长城站正处于极夜 D . 正值雨季,多暴雪
  2. (2)  图中中山站濒临(     )
    A . 太平洋 B . 大西洋 C . 印度洋 D . 北冰洋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   )
A . 180° B . 160°E C . 160°W D . 90°W
下列各组国家,为印度的邻国的是(    )

A . 中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B . 不丹、老挝、越南 C . 中国、缅甸、阿富汗 D . 缅甸、泰国、尼泊尔
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 . 赤道 B . 0°和180° C . 20°W和160°E D . 20°E和160°W
 气象学上规定,连续五天日平均温低于2摄氏度,就算进入冬季,下图为我国常年入冬进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我国入冬时间(   )
    A . 沿海地区南早北晚 B . 东部地区由北向南延迟 C . 同纬度西部晚于东部 D . 纬度越高入冬越晚
  2. (2)  拉萨与成都入冬时间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地形地势 B . 海陆位置 C . 纬度位置 D . 人类活动

神奇的北纬45度被称为“黄金草原带” ,密布着全球众多优质牧场。蒙牛特仑苏的奶源就是在这个黄金奶源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是世界著名的畜牧业区。其中A地区位于________洲的西部,其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是 ________。(任答一点)

2)图中D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________ 海峡。

3)从海陆位置看,北美洲三面临海,其中东临________ 洋。

4)图中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其位于 ________火山、地震带上。

5)图中①地人口________(稀疏或稠密),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

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最高气温一般会出现在 (   

A、每年的1                      B、每年的2       

C、每年7                         D、每年的8

下列大洲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是(   

       A 欧洲         B     北美洲           C   非洲             D     南美洲

你知道湄公河在我国的名称是     

   A、怒江       B、雅鲁藏布江        C、澜沧江          D、金沙江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