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上学期上册试题

一束来自远处的光经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成(选填“倒立”、“正立”)、缩小的实像,若像落在视网膜后,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透镜片做的眼镜.
某同学在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时,四次测量结果分别是:12.31cm,12.29cm,13.52cm,12.30cm,则这个物体的长度应记作cm,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以下是小明同学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正确的是(   )
A . 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 . 平面镜和凸透镜所成虚像的大小都与物体到镜的距离有关 C . 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 . 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小明同学利用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等器材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 (1) 实验中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2. (2) 调整好器材后,小明移动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直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等大的像,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3. (3) 再次移动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位置至如图乙所示时,光屏上出现的像的特点是(选填序号)。该成像原理应用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4. (4) 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燃烧后变短了,光屏上所成的像将向移动。若保持蜡烛、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向移动适当距离,像将成在光屏的中央。(均选填“上”或“下”)
从冰箱冷藏室取出一瓶矿泉水,会看到瓶的外壁出现小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这个过程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过段时间,这些小水珠不见了,这是又发生了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这个过程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AO是入射光线,入射角为67.5° B . AO是入射光线,反射角为45° C . CO是入射光线,折射角为22.5° D . CO是入射光线,反射角为45°
下文是摘自某刊物的文章,请仔细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光污染,来自靓丽的玻璃幕墙.最近张小姐十分苦恼,因为她的房子正对着一座新大厦的玻璃幕墙.有时站在她家的窗前,看到对面玻璃幕墙就象平面镜一样,将同楼居民家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玻璃幕墙的反光也使她苦不堪言,只要是晴天,她的房间就被强烈的反射光线照得通亮,无法正常休息.尤其是那种凹形建筑物,其玻璃幕墙在客观上形成一种巨型聚光镜,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造成火灾隐患…

  1. (1) 文中有一处出现了科学性的错误,请在写出错误的句子.
  2. (2) 从文中找出一个光学方面的物理知识写在下面:
  3. (3) 从上文中找出一个玻璃幕墙给居民生活带来的不便或危害的实例:
  4. (4) 如何预防光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5. (5) 小明在家里学习的时候,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正面的台灯使得写字台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小明看书.请你帮小明解决这一问题,让他在写字的时候不再受到强光的干扰.
如表中列出了一个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据此分析得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固态氢

熔点/℃

﹣38.8

1064

1083

1535

3410

﹣259

A . 水银温度计可以测量零下40℃的低温 B . 用钨做灯丝,是因为钨在高温下不易熔化 C . 金块掉进铁水中不会熔化 D . ﹣260℃的氢是液态
如图甲、乙、丙三幅图中哪幅是晶体凝固的图像?请简要说出你判断的依据。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这个清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 . 此凸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C . 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处,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D . 将蜡烛移动到40cm刻度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会在光屏上成像
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读数为cm.如图所示,秒表读数为s.

    
  1. (1) 画出图甲中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重心已画出);

  2. (2) 如图乙所示,物体AB放置在平面镜MN前。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井保留作图痕迹。

某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与物到凸透镜的距离u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有(   )

A . 该同学所用凸透镜的焦距f=5cm B . 当u=6cm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 . 把物体从6cm处移动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D . 当u=15cm时,在光屏得到的是放大的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请作出它在空气中大致的折射光线。

图片_x0020_100027

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进入长为3.2km的隧洞,求火车完全通过隧洞的时间是多少?
下列关于初中生物理量的估测正确的是(   )
A . 重力约为50N B . 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C . 身高约为165dm D . 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1.2×104Pa
已知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为﹣117℃、﹣30℃、﹣38.8℃,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49.2℃,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   )
A . 酒精温度计 B . 煤油温度计 C . 水银温度计 D . 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
下列关于沸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液体温度达到其沸点就一定沸腾 B . 液体沸腾时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C . 95℃的水不可能沸腾 D . 液体沸腾时要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已知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现有一根长为8.5m的铁管,如果你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让另一个人去敲击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则敲击声由空气传入你的耳朵需要 s,你会听到次敲打的声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铁中传播速度为5200m/s)
利用一个凸透镜观察正立的字母 图片_x0020_930524643 ,通过改变凸透镜与字母之间的距离,可以看到的像有图中的(   )
A . 图片_x0020_262262746 B . 图片_x0020_100003 C . 图片_x0020_100004 D . 图片_x0020_1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