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社会法治:

初中 社会法治

2022年1月1日,   ▲   生效实施,这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
A . 世界贸易组织 B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C . 上海合作组织 D .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2016年3月中国经济网推出“今年两会,你最关心的话题”调查显示,公众关注的热点仍然集中于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公平、养老改革、创业就业、住房改革等民生问题。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    )

①解决民生问题是当前各项工作的中心    ②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                            ④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以下描述能正确反映右图所示沈阳市5月29日天气状况的是(  )

A . 阴转多云 B . 雷阵雨转晴 C . 雷阵雨转多云 D . 多云转晴
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发文部署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将重点排查小超市和“五毛食品”。这体现了列未成年人的(    )
A . 家庭保护 B . 社会保护 C . 学校保护 D . 司法保护
人口老龄化加速可能引发的问题是( )           
A . 教育资源短缺 B . 劳动力就业困难 C . 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D . 人口向城市高度集中
为更好防范化解各类矛盾,文成出口镇新联村村委会推出村民“议事厅”,引导鼓励村民广泛参与村级民主管理,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该村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 基层群众自治,能促进社会和谐 B . 遵守社会规则,能避免产生纠纷 C . 加强政治协商,能拓宽民主渠道 D . 坚守公平原则,能保障义务履行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代先声]

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频频出现。1919年元旦,李大钊在《新纪元》一文中写道: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应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此后“革命”一词出现的频率剧增。

 [时代先锋]

纵观陈独秀一生,经历十分复杂……他是那个时代站在中华民族和世界进步潮流前列的人物,对推动中国历史前进作出过重要贡献。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也因其一生有过许多变化而成为复杂的历史人物。

——摘录自《中共党史研究)2019年第10期

 [时代巨变]

中共百年重要会议(部分)

  1. (1) 材料说明1919年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2. (2) 结合所学知识,用相关史实对上述划线部分加以说明。
  3. (3) 依据年代尺上四次会议的内容和作用,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阐释 。

    (要求:观点鲜明,逻辑严密,表述简洁)

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选项符合图中所示关系的是(    )

①权利与义务 ②人格尊严权与肖像权

③安全权与公平交易权 ④知识产权与专利权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    )
A . 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 B . 土地改革,使人民有了自己的土地 C . 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 D . 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地形图和伦敦气候图

图一

图二

材料二:英国历史年表部分

1688年

发动“光荣革命”

1689年

通过《权利法案》

1785年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1825年

斯蒂芬森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

材料三:1914年还没结束,很多个家庭就陷入了悲痛与哀悼之中,近二百名拥有头衔的贵族和他们的儿子丧生。到了1915年,大家开始清楚地看到,离这场战争的结束还很遥远,它的规模也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英国贵族衰落史》

  1. (1) 根据图一,判断英国处于纬度(高中低),并结合所学,英国以人种为主。
  2. (2) 根据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伦敦气候类型,并简述其降水季节分布规律。
  3. (3) 材料二中的年表反映了英国的哪两件历史事件。并二选一描述其中一件历史事件对世界的影响。
  4. (4) 材料三提到的“这场战争”指的是哪次大战?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战争的性质。
霍金因病瘫痪,但他依然充满对宇宙研究的热情,写下了《时间简史》等著作,被称为“轮椅上的宇宙之王”。这告诉我们(    )

①没有挫折就不可能有成就    ②要激发探索热情,勇于战胜挫折

③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④要悦纳自我,不断更新和完善自我    、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一组图片,由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 . 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B . 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 C . 两宋时期对外贸易的繁荣 D . 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2021 年 4 月 15 日是我国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维护国家安全是(   )

①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

②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

③实现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④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准则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当朋友背叛了自己,或者做出了伤害友谊的举动,我们可以选择 (   ) 

①宽容,原谅朋友的过错 ②主动结束友谊 

③表面热情,内心疏远   ④进行打击报复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③④
书信作为信息时代前主要的通讯方式,不仅传达着国与国的交流,还传递着人们的思想情怀。
  1. (1) 【国书·维权】洪惟我大皇帝扶绥中外,一视同仁……贵国王深明大义,感激天恩……接到此文之后,即将杜绝鸦片缘由,速行移覆,切勿诿延……。

    ——林则徐《拟谕英吉利国王檄》

    根据材料指出林则徐致书英王的目的。

  2. (2) 【宣言·抗争】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主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罗家伦“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结合材料说明宣言中“北京学界”的具体政治诉求。

  3. (3) 【电文·救国】

    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淞沪协定,屈辱于前;塘沽、何梅协定,继之于后,凡属国人,无不痛心。……蒋委员长介公受群小包围,弃绝民众,误国咎深……。学良等多年袍泽,不怂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保其安全,促其反省

    ——《张学良关于救国八项主张电文》

    张学良在发给中共的电文中认为:“团结一切力量,而单单不包括委员长在内,这是不行的,也是不实际的……委员长是握有全国军政大权而又最有实力的领袖,为了团结抗敌,应该设法谏诤他,说服他,争取他。不应该抛弃他,把他拒之门外。既反他,又抗日,怎么行得通呢?”

    ——白树震《张学良在西安事变中的历史作用》

    联系材料,分析张学良选择“逼蒋抗日”的必然性。

聚焦宪法,传播精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小华同学通过新闻了解到: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

材料二:我国宪法宣誓制度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材料三:小华的感叹:真是不学不知道!学了才知道宪法是如此的重要!连刚刚当选的新一届国家主席都要向宪法宣誓呢!有了宪法,普通法律就可有可无了!

  1. (1) 历次修改宪法的惯例(材料一图)说明了什么?
  2. (2) 运用所学知识,说说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
  3. (3) 运用所学知识,评析小华的言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有的取消了家庭旅行,有的来不及吃上年夜饭,有的不顾亲友阻拦主动请缨,义无反顾踏上征程,奔赴武汉救护前线。他们从北京来、从上海来、从四川来……他们,为武汉来!他们不顾危险,舍小家为大家,他们是新时代最美的“逆行”!

材料二:夙夜众战“火神山”,党旗高高正飘扬

疫情严重,中建三局等多家中央企业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组织大批党员干部逆行向汉,在“火神山”医院工地上打响了一场举世瞩目的疫情阻击战。

工程中,建设团队面对困难,真抓实干,灵活应变,攻克一道道技术难题。整个火神山建设现场,各参建单位无缝对接,24小时不间断施工。更有数以千万的祖国人民与建设者们同在,各方物资驰援建设,广大网友变身“云监工”,通过24小时直播镜头观看项目实时建设,共同见证与疫情赛跑的中国速度。从1月25日正式开工到2月2日正式交付,再创中国奇迹。

  1. (1) 从民族精神角度,说说他们是新时代最美的“逆行”的理由。
  2. (2) 根据材料,说说“逆行者”们对我们弘扬民族精神有何启示?
  3. (3) 结合材料,分析火神山医院建设奇迹对我们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