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生活难免有挫折 ②用认真、坚持、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③挫折越多越容易成功 ④培养某方面的兴趣可以增强生命的韧性
①用坚持和责任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②用毅力抗拒了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③将个体的生命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
④用自身才智和劳动创造了社会价值
[国家机关工作者:机构改革追梦人]
我们来自2018年浙江新增部门——“最多跑一次改革办公室”。一开始有人吐槽名称很奇葩,但网友们都站出来替我们科普:这个机构是为了简化政府机关办事流程,让市民真正享受到便利才成立的,是机构改革的典范、是良政!
备注:所谓“最多跑一次",是指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理一件事情,在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受理条件时,从受理申请到形成办理结果,全过程只需一次上门或零上门。
[科技工作者:创新驱动追梦人]
我们是成千,上万科技工作者中的一员,手握“指数”方向盘,追梦一直在路上!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指数变化情况表
备注:发达国家科技对GDP贡献率一般在70%左右。
[中学生:中国未来追梦人]
我们身负祖国的未来,但是也明白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伟大的人。.
①坚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②体现了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③闪耀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光辉 ④表达了对国家建设成就的自豪
【小茶馆连着大会堂】安徽临涣古镇,六百多年来兴盛的茶文化让“饮茶议事”成为小镇居民的传统,也促成了“人大代表谈心室”和“茶馆调委会”的诞生。短短几年,人大代表在茶馆里为群众办结 300 多件建议,修路筑渠、路灯维护等百姓关切事得到解决;在“调解达人”的斡旋下,一壶茶的功夫可避免一场官司,几块钱的成本就能化解邻里纠纷。
【小人物迎着大时代】申纪兰是全国唯一一位连任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从 25 岁第一次当选,
![]() |
面临同样的命运,两国统治者都作出了怎样的抉择?它们在内容上最大的差异在哪一方面?
20世纪初,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哪一条约带来的危害?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又是作出了怎样的抉择?
为了纠正失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怎样的抉择?
面对环境问题,我们中学生应作出怎样的抉择?
①平型关战役 ②台儿庄战役 ③萧皇塘战役 ④渡江战役
材料 一: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闻前次四国会议时,本已决定德人在远东所得权利交由五国商量处置……再由五国交还我国而已,不知因何一变其形势也。更闻日本力争之理由无他……此皆我国民所不能承认者也。国亡无日,愿合我四万万众誓死图之!
——林长民《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中华民国八年五月二日)
材料二:
华北有近百万农民参加解放军,东北解放区有160万人参军……1946年7月到1948年9月山东有580万农民支援前线……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中,有539万民工支前,并送了担架107700副,大车389820辆、牲畜1009300头,粮食9.5亿斤以及大量的其他物资。
——摘自莫宏伟张成洁《新区农村的土地改革》
材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