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

初中 科学

如图所示,围棋棋盘上有五枚棋子,代表铁、稀盐酸、氢氧化钡、碳酸钙、硝酸银五种物质,相邻棋子间的连线表示物质间可以反应。已知与戊的反应中:甲−戊的反应类型不同于其它几个反应;丙−戊反应能产生一种气体,且该气体还能与丁反应生成沉淀。则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硝酸银

碳酸钙

氢氧化钡

稀盐酸

B

硝酸银

稀盐酸

氢氧化钡

碳酸钙

C

硝酸银

碳酸钙

氢氧化钡

稀盐酸

D

氢氧化钡

碳酸钙

硝酸银

稀盐酸

A . A B . B C . C D . D

如图,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罩内,则:

  1. (1) 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

  2. (2) 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在我们使用电器的时候,按一下遥控器的待机键,电器即进入等待开机的状态,即为待机模式.有的电器虽然没有待机按钮,可如果没有切断电源,也相当于处在待机状态.下表是常用家用电器在220V电压下的工作功率和待机功率.

 电器种类

 空调

 电视机

 机顶盒

 洗衣机

 工作功率(瓦)

2600

150

15.4

500

 待机功率(瓦)

 1.1

 0.2

 15.2

 0.03

请回答:

  1. (1) 在家庭电路中,机顶盒和电视机(选填”串“或”并“)联在火线和零线上.

  2. (2) 根据表中数据,电视机的工作电流为安.(精确到0.01安)

  3. (3) 若机顶盒每天处于待机状态的时间为20小时,计算1个月(以30天计)机顶盒在待机状态下消耗的电能.

在A+B→盐+水的反应中,A和B不可能是(  )


A . HCl和NaOH  B . CO2和NaOH C . H2SO4和CuO  D . H2SO4和BaCl2
下列有关饮酒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 持续饮酒过量会导致脂肪肝 B . 酒精能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受到抑制 C . 过量饮酒会导致生殖质量下降 D . 长期过量饮用不会出现对酒精的依赖性
下列符号中对“2”所表示的含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2H:表示2个氢原子 B . Fe2+:表示一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C . :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 . CO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已知NaHCO3在270℃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Na2CO3受热不分解。现有某工厂生产出的一批NaHCO3产品中混有少量的Na2CO3 , 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该产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样品          测定生成CO2的质量。

方案二: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一只洁净的坩埚,称得质量为21.2克,再向其中加入样品,称得总质量为41.2克;

②加热盛有样品的坩埚;

③将坩埚充分冷却,称量坩埚和剩余固体的质量;

④多次重复步骤②和③至恒重,称得坩埚和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35.0克。

  1. (1) 本实验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C中盛放的物质是

  2. (2) 若把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改为稀盐酸,在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填“能”或“不能”)准确测定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3. (3) 实验时需要重复“加热、冷却、称量”操作多次,其目的是
  4. (4) 根据题意,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已知:2NaHCO3 Na2CO3+H2O+CO2↑)
小英在做饭时,发现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率。

  1. (1)
    1. 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中,写出其中两项,并推测此因素对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

        因素①: ,

        你的推测: ;

        因素②:  ,

        你的推测: 。

  2. (2) 从你所列因素中选出一个,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推测。

如图所示是某兴趣小组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1. (1) 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必须直线拉动物体,才能使滑动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 (2) 在实验操作正确的前提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由此可知: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 (3) 小明在甲实验的基础上,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后。用剩下的部分继续进行实验,测得的滑动摩擦力变小。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同学们都认为他的做法不科学。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后,然后,就可以进行实验并得出正确结论。
岩石圈的组成包括(  )
A . 地壳和地幔顶部 B . 下地幔和外地核 C . 上地幔和下地幔 D . 地壳和上地幔
常用的卷筒纸是紧密地绕成筒状的,如图所示,小明同学想在不把纸放开的前提下,测量整卷纸的长度。他设计的方案如下:

  1. (1) 将同类纸折叠n层,用刻度尺测得总厚度为d,则单层纸的厚度为。设纸的宽度为s,整卷纸的长为L,则纸筒的体积可表示为V=
  2. (2) 用刻度尺测得纸筒的外半径为R,内半径为r,则纸筒的体积可表示为V=
  3. (3) 由以上两式可整理得纸卷纸的长度可表示为L=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 (1) 生活中常用铜作导线,主要是利用了铜的
  2. (2) 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丝与空气中的和水蒸气生了化学反应。
  3. (3) 为了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择Al、Cu和下列试剂中的       来达到实验目的。(选填字母序号)
    A . Al2(SO43溶液 B . FeSO4溶液 C . CuSO4溶液
  4. (4) 可“用稀盐酸除去铁锈,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物体A挂于弹簧测力计下,分别做图甲、乙、丙所示的匀速直线运动,已知运动的速度V1>V2>V3。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三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F、F大小的关系为
  2. (2) 当物体A竖直向上做加速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利用紫外线可使荧光物质发生荧光,人们制成了(    )


A . 验钞机       B . 遥控器         C . 微波炉   D . 超声波诊断仪
下列 8种物质:①甲烷   ②二氧化硫③氯化钡  ④硫酸铜   ⑤酒精  ⑥一氧化碳  ⑦四氯化碳 ⑧氧化铜。
  1. (1) 属于有机物的是(填序号)。
  2. (2) 能与碱溶液发生反应的是(填序号)。
化学反应过程中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吸收或放出热量。某同学将大约20克已研细的氢氧化钡( )晶体倒入烧杯中,再把烧杯放在事先已洒上少量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向烧杯内加入大约10克氯化铵( )晶体,并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后静置片刻。

  1. (1) 上述实验中,提起烧杯时你看到的现象是
  2. (2) 当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倒入烧杯搅拌后,能闻到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小明请教老师后,老师告诉他此气体是 SO2、H2S、HCl、氨气(NH3)四种气体中的其中认为这不可能是SO2 , 和H2S,因为根据化学反应的本质,反应前后元素的不会改变。
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上述金属制品,利用其导热性的是(填序号),A 图中用到的合成材料是
  2. (2) 铁制水龙头易生锈,写一条能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
如图所示,小秦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他听到的声音不同。这表明(    )

A . 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B . 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C . 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 D . 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 (1)

    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过程

    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

    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钢尺振动的 .增大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重复实验.


    结论

    物体振动频率越 ,音调越低.

  2. (2)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猜想

    小雨猜想凸透镜只能成实像,不能成虚像.

    过程

    叶子姐姐认为小雨的猜想不对,于是进行如下实验:将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图示位置,将蜡烛分别放在a、b、c处,移动光屏都能得到烛焰清晰、倒立的像,其中在b处所成的像是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将蜡烛放在d处,在光屏上得不到烛焰的像,于是她让小雨撤去光屏,透过凸透镜观察到一个 (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像.这就证明小雨的猜想是不全面的.


    程序

    提出问题﹣﹣猜想﹣﹣ ﹣﹣得出结论

    问题
    讨论

    将实验中的凸透镜换成玻璃板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将蜡烛放在b处时,发现像成在图中70cm处,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将两只额定电压相同的小灯泡L1、L2串联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较亮,灯L2较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通过灯泡L1的电流大于灯泡L2的电流 B . 灯泡L2的额定功率小于灯泡L1的额定功率 C . 灯泡L2发生了短路 D . 灯泡L2的阻值小于灯泡L1的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