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地理

下列四种物质的组成排列中,合理的一组是(   )

A . 地壳-化学元素-矿物-岩石 B . 地壳-矿物-化学元素-岩石 C . 化学元素-矿物-岩石-地壳 D . 矿物-化学元素-岩石-地壳
西海固地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地处半干旱黄土高原向干旱风沙荒漠区的过渡地带,境内水资源贫乏,经济发展水平低。表示意西海固地区不同水资源承载类型情况下的社会经济指标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类型

土地面积

常住人口

人口密度(人/km2

饮水困难系数(%)

有效灌溉系数(%)

数量(km2

比重(%)

数量(万人)

比重(%)

强承载类

1683.54

8.37

45.75

23.64

673.31

35.90

45.51

中承载类

5947.09

29.57

52.88

27.32

106.91

39.34

17.20

弱承载类

12483.60

62.06

94.92

49.04

90.60

48.54

6.19

合计

20114.23

100.00

193.55

100.00

152.17

44.83

12.38

  1. (1) 西海固地区水资源(   )
    A . 强承载类人口密度最小 B . 中承载类耕地灌溉面积最少 C . 弱承载类缺水情况最严重 D . 有效灌溉系数与饮水困难系数呈正相关
  2. (2) 为了保障西海固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大幅度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措施是(   )
    A . 节约用水 B . 人工增雨 C . 治理水污染 D . 跨流域调水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图中①至③不同工厂之间的关系属于(  )
    A . 技术联系 B . 空间利用上的联系 C . 信息联系 D . 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2. (2) 乙图表示(  )

        ①工业的集聚  ②工业的分散  ③工业的信息联系  ④工业的地域联系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3. (3) 从乙图所示的工业联系看,属于这种联系的工厂可能是(  )
    A . 食品厂 B . 纺织厂 C . 木材厂 D . 汽车厂
在1998年长江洪涝灾害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监测网有(    )

①气象监测网  ②地震监测网 ③水文监测网 ④海洋监测网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南极冰盖表面的剧烈辐射冷却使得近地层空气密度增大,海拔较高处近地层空气密度比同一水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气密度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运动,形成下降风,其风力大,破坏性强。读南极大陆等高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形成过程分析,下降风现象和常见的大气运动现象相似的是(    )

    A . 海风 B . 陆风 C . 山风 D . 谷风
  2. (2) 在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中,下降风最为典型的科考站是(    )

    A . 长城站 B . 昆仑站 C . 泰山站 D . 中山站
  3. (3)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 . 图中下降风典型地区的风向以偏东风为主 B . 晴朗的白天或多云的夜晚下降风的强度较大 C . 研究下降风,对于南极科考的顺利进行有积极意义 D . 出现下降风时,近地面大气中会出现逆温现象
寒流一般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对沿岸地区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判断对错)

如果人类继续任意排放温室气体,产生的后果可能是                        (   )  

A.岛屿的面积扩大                 B.中亚地区湿度增加

C.南极地区紫外线增多             D.北欧地区雪线上升

读下图,完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AB区间,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公路    

B.在BC区间,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水路

C.铁路代表的运输方式在AB区间运费最省  

D.点以外的合理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

    淡水和交通运输是限制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两大因素,据此完成11—13小题:

11.为缓解山西水资源的紧缺建设了万家寨引水工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工程是目前山西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B.全部工程由万家寨水利枢纽和南北干线组成

    C.工程建成后将极大地缓解大同、太原和榆次的缺水局面

    D.工程位于山西与陕西,内蒙三省交界处

12.下列自然条件中,成为山西外运交通发展两大障碍因素的是           

    黄河      汾河      秦岭      太行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进一步增加能源外运能力,除铁路建设外国家正在实施的工程是       

    A.西气东送工程 B.西电东送工程 C.引黄入晋工程 D.黄河整治工程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据此回答下题。

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6为某三角洲河流部分河段示意图,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该河段河面在7月和1月的平均宽度。读图回答810题。                                                                                                      

8.该河段位于热量带五带中的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寒带

9.下列关于该河段说法正确的是

A. 1月输送的泥沙少于7  

B.水循环1月比7月活跃

C. 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关系            

D.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10.甲、乙、丙、丁四处河岸河流堆积作用最显著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局部地区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地位于中纬度           B.③④两地位于东经度

C.①地位于a区域的东南方向     D.④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

下列四组岛屿的名称,与图排序一致的是:                                                

 


A. 冰岛、海南岛、塞浦路斯岛、斯里兰卡岛

B. 塞浦路斯岛、斯里兰卡岛、海南岛、冰岛

C. 冰岛、斯里兰卡岛、塞浦路斯岛、海南岛

D. 海南岛、冰岛、塞浦路斯岛、斯里兰卡岛

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读图,回答13题。

1.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

A      B       C      D

2.关于①②③④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

A位于西半球      B位于低纬度   C位于大西洋     D位于南温带

312月到次年2月期间(  )

A.正午太阳高度          B.一天中日出早

C白昼时间逐渐增加            D自转线速度逐渐增加

北回归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区是(   

A.台湾、福建、江西、湖南           B.广东、广西、福建、浙江  

C.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D.广东、广西、四川、贵州

     我国某城市政府机关作息时间表(表中均为北京时间)回答1314题。

夏季(5月至9月底)

冬季(10月至次年4月底)

上午

9301330

上午

10001400

午休

午休

下午

16002000

下午

15301930

13.根据表中信息判断,该城市最可能是

    A.沈阳       B.西安     C.乌鲁木齐         D.武汉

 14该城市不同季节调整作息时间,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B.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日地距离的变化

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回答下题。

10.下列关于图中地理事物名称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外核  B.⑤是岩石圈    C.⑥是纵波     D.⑦是横波

11.关于界面②以下横波与纵波波速的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传播速度均加快      B.传播速度均变慢

C.横波不变,纵波变慢   D.横波完全消失,纵波明显变慢

12.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据此推测①、③圈层的物质状态分别为

     A.固态 液态     B.液态 固态    C.液态 气态    D.固态 气态

读某大洲(阴影部分)某时等压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四地,雨区最可能出现在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图示季节,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 甲地飓风来袭较频繁 B. 乙地河流进入枯水期
C. 丙地地壳运动较频繁 D. 丁地树木进入落叶期
读我国中部某地区人口结构图(横坐标为百分比,纵传标为年龄),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区目前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
A. 出生率下降 B. 死亡率增加 C. 留守儿童较多 D. 性别比例失调
【2】有关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城市化水平较高 B. 劳动力外迁较多
C. 农村就业率较高 D. 工业化进程迅速
下图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和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①﹥②)示意图。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A. 甲—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
B. 乙—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
C. 乙—流速慢—沉积作用—交通(港口)用地
D. 甲—流速快—侵蚀作用—水利设施(防洪堤)用地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