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等高线地形图,L为河流。回答下列各题。
某国际班学生对有关本国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
读“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完成下列各题。
在下图所示三个地点,最先发展成商业中心的是
A.A点 B.B点 C.C点 D.都不能
读图和表,完成下列问题。
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
流出 | 省(市) | 贵州 | 四川 | 湖南 | 江西 | 河南 | 安徽 | 其他 |
占总量比 重(%) | 6.1 | 16.1 | 10.6 | 8.6 | 8.3 | 10.6 | 39.7 | |
流入 | 省(市) | 福建 | 北京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广东 | 其他 |
占总量比 重(%) | 5.6 | 5.6 | 7.2 | 5.6 | 8.9 | 35.5 | 31.6 |
(1)结合上图,简述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的流向特征。
(2)结合上表,说出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简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迁入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下图示意华北地区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单位:元/平方米),完成
①处常常形成商业区,主要是该处位于
A.市中心,交通便利
B.市中心,人口密度大
C.市中心,历史悠久
D.位于城乡外围的公路交汇处
读下图“我国部分区域简图”,完成问题。
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
A.退耕还林还草 B.大力修建水电站
C.人工增雨 D.大力发展耕作业
下图为部分经纬线图,30°N纬线与120°E经线相交于①地,①、②、③、④地位于同一经线圈上,且①与②、②与③之间纬度差均为15°,N为北极点。读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地比③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B.④地日落时①地正值日出时刻
C.③地与④地相比白昼时间较短 D.①地与④地相距大约2万千米
11.关于图中各地所在区域地理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A.③附近冬末春初河流有凌汛现象发生 B.②附近自然植被是以温带草原带为主
C. ①附近在外力作用下喀斯特地貌广布 D.④附近气候特点呈明显的旱、雨两季
城市名称 | 人口数量(万人) | 城市面积(平方千米) | 经济总量(万亿美元) |
东京 | 1351 | 2155 | 0.95 |
巴黎 | 1060 | 2845 | 0.74 |
纽约 | 833 | 798 | 0.90 |
伦敦 | 978 | 1738 | 0.52 |
【1】依据图表信息,对四城市地域文化的正确推断是
A. 东京众多的星级餐厅,是构成该市地域文化的主体
B. 巴黎地域文化的标志是美术馆、电影院屏幕总量最多
C. 纽约人喜爱观赏戏剧,是该市地域文化的特征之一
D. 伦敦地域文化特色突出,体现为外籍学生、博物馆多
【2】四城市相比,经济功能比文化功能突出的一组城市是
A. 东京、纽约
B. 纽约、伦敦
C. 东京、巴黎
D. 巴黎、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