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地理

下图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关于图中所反映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中河流大致从东北流向西南 B . 甲地和乙地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海上日出 C . ①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比②地多 D . 陡崖的最大相对高度可接近200米
  2. (2) 当地为发展旅游业,打算修建一条直达山顶(492m处)的观光索道,最合适的选线是(    )

    A . 从甲处到山顶 B . 从乙处到山顶 C . 从丙处到山顶 D . 从丁处到山顶
读“气候要素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35°N~55°N的大陆东岸 B . 乙图与图二反映的气候类型不相同 C . 丙图气候类型在非洲和南美洲均无分布 D . 丁图气候类型只分布在亚洲和北美洲
  2. (2) 图中甲、乙、丙、丁中与上海的水热季节分布类似的是(   )
    A . B . C . D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以色列几乎把每一滴雨水都积存起来;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收集和储存雨水,供生产和生活之用;伦敦和芝加哥则利用收集和储存的雨水,满足冲厕所、洗马桶和清洁车辆之需。完成下列各题。
  1. (1) 拦蓄和利用雨水,可以解决的矛盾是(  )
    A . 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 B . 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C . 不同地区间水资源使用不均 D . 农业与工业用水不均
  2. (2) 解决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是(  )
    A . 海水淡化 B . 修建水库 C . 人工降雨 D . 跨流域调水
读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第下列小题。

  1. (1) 图示区域(   )
    A . 1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 B . 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 C . A处7月平均气温高于28 ℃ D . B处比A处的气温年较差大
  2. (2) 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区域内能够欣赏到“一山有四季”的奇妙景观 B . 区域内南部河流一般在每年春季开始进入汛期 C . 作物熟制由北部两年三熟过渡到南部一年两熟 D . 橡胶树是该区域普遍种植的最主要经济作物
与银河系级别相同的天体系统是(   )

A . 太阳系 B . 河外星系 C . 地月系 D . 总星系
读海上风力发电设施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图片_x0020_1025983160

  1. (1) 在我国西北,风力发电常被称为“垃圾电”,其原因可能是(     )
    A . 成本低 B . 发电不稳定 C . 占用耕地 D . 污染环境
  2. (2) 在我国东南沿海投资海上风力发电有较大的风险,主要是因为(     )
    A . 海上环境复杂,建造海上风力发电设施成本较高 B . 海水的腐蚀性强,会对海上风力发电设施造成破坏 C . 东南沿海台风多发,会对海上风力发电设施造成破坏 D . 东南沿海其他能源丰富,会造成海上风力发电没有市场
日本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C是日本著名的渔场,形成的自然原因
  2. (2) 若图中等温线表示1月份0℃等温线,试分析A地气候的成因。
  3. (3) 日本的工业很发达,主要分布在 ,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北京时间2020年5月27日11时,8名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成功登顶珠峰(28°N,87°E),开展各项测量工作。2020年5月27日13时22分,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各项测量工作完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此次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成功登顶时(   )
    A . 富士山(东九区)上晨光初露 B . 安大略湖(西五区)烈日当空 C . 几内亚湾(中时区)夕阳西下 D . 莱茵河岸(东一区)黑夜繁星
  2. (2) 与山麓相比,珠峰峰顶(   )
    A . 日出时刻较晚 B . 自转线速度略大 C . 日落时刻较早 D . 自转角速度略小

读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判断题。

沿着图示箭头方向,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布局合理的是(   

       A.棉花——苹果——毛竹——冷杉

       B.水稻——柑橘——茶叶——马尾松

       C.甘蔗——小麦一一橡胶——红松

       D.春小麦——葡萄——红松

读我国2010年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近年来新疆流动人口的主要来源省份。完成下列问题。(7分)

1)我国综合人口压力指数的分布规律是                           

2)我国综合人口压力指数与我国人口密度之间是           相关性。

3)河南和新疆的综合人口压力指数都比较大,成因有何差异?

4)近年来,从内地来新疆的流动人口已突破200万人,主要来自河南、四川等省的农村地区,主要原因是什么?

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


1)按东、西半球部分,图上阴影部分主要位于    半球,此时甲地地方时是    点,

北京时间为    点。

2)该日乙地的日出时刻(地方时)为    白昼时间长约    小时。

3此时    经线和    经线将全球分为两个不同的日期

4)该日,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慢),该日前后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趋势   

5)如果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夹角为,则该日正午时分上海(31°N)世博园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   

有专家提出,我国为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坚守95%的粮食自给率。下表为20032008年我国粮食产量、进出口数量统计表(单位:万吨)(数据国家发改委统计资料)。读表完成78题。

 

 

进口量

出口量

2003

43070

2282

2221

2004

46947

2998

506

2005

48402

3286

1054

2006

49804

3183

643

2007

50160

3237

1032

2008

52871

3698

228

7.据表可知,我国

A.粮食产量波动较大              B.已成为粮食净进口国

C.粮食进口量逐年增加            D.粮食自给率不断上升

8.为了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必须

A.大力开垦荒地                  B.减少粮食贸易

C.实行计划供粮                  D.切实保护耕地

下表是某气象观测点观测到的一次天气变化过程材料。据此回答79题。

日 期

11

12

13

平均气温(℃)

12

0

2

气压(百帕)

1 002.5

1 005.0

1 007.5

天气现象

晴,12级偏北风

中雪,68级偏北风

阴转晴,23级偏北风

7引起该气象观测点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  )

A.暖锋          B.冷锋          C.低气压          D.台风

8.这次天气系统可能带来的气象灾害是                                      (  )

A.洪涝         B.干旱         C.泥石流        D.寒潮

9.下列地区一般不受该天气系统影响的是                                    (  )

A.山东半岛                                 B.塔里木盆地

C.长江流域                                 D.海南岛

4、图5表示城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15年间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  H市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

6. 结合图4中的信息推断,该市人口状况发生的变化是

A.其北部人口增加的数量最多               B.全市人口密度增加

C.市中心的人口密度有所降低               D.东部人口增长较慢

5  H市城区变化示意图

7.结合图5中信息推断,该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的变化是

A.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             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

C.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            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

下图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23题。

2. 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  

A. 3月21、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

   B. 6月22、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

   C. 8月20、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

   D. 8月6、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

3. 与图示地区相比,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  

   1月份冰层厚度大      7月份近地面气压高

③极昼天数少            9月份平均气温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②④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气温年较差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甲地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年较差较     ,造成该地夏季较凉爽的主要原因是          2分)

2)乙水电站水能较丰富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2分)

3)丙湖泊主要价值是                             ,该湖泊历史上不断萎缩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3分)

4)丁省被称之为的“有色金属之乡”,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简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3分)

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2,完成27——29题。

27.2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      

A.河源          B.凸岸         C. 凹岸          D.入海口
28.
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2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    
  A.
石笋          B.冰斗         C.风蚀蘑菇       D.花岗岩风化球

29.粒径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同们绘制了四幅直径2cm以上的砾石粒径统计图,其中能反应上图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    

植被浅沟常布置在城市道路两侧和不透水地面周边等地,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下图为植被浅沟示意图,箭头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  )
A. a增加 B. b增加
C. c减少 D. d减少
【2】【2】建设植被浅沟对城市的影响是(  )
A. 增加地表水资源 B. 缓解城市内涝
C. 造成地面沉降 D. 加重热岛效应
鄂毕河发源于阿尔泰山脉西南坡,自东南向西北流再转北流,纵贯西西伯利亚平原,最后注入北冰洋喀拉海鄂毕湾。下图为鄂毕河水系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鄂毕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水位季节变化小 B. 流速快,含沙量大
C. 有凌汛、春汛和夏汛 D. 流量大,航运发达
【2】鄂毕河流域降水较少,但流量丰富,主要原因是
A. 上游落差大,水势汹涌 B. 流域沼泽广布,支流众多
C. 流域气候寒冷,蒸发弱 D. 地势低平,大量海水倒灌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