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是一种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②是一种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③表明交易额增长取决于适当的营销策略
④表明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①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②通过增 加国家财政收人促进财政收支平衡
③定向投资补短板,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④将投资转化为社会总需求以拉动经济发展
①推动了中法在文化上的相互认同 ②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表明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④有利于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共处共荣
①坚持群众路线,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②只要尊重群众意愿,就能取得实践的成功
③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
①植根现实生活,实现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借助传媒手段,创新了传统动画电影的传播途径
③通过宣传造势,营造了吸引观众的文化环境
④富有人性关怀,产生了触动心灵的精神力量
某高中开展“笔触抒怀、漫谈文化”主题活动,利用课前五分钟,请学生进行展示。本期主题材料如下:
中国传统节日沉淀了千百年的传统文化,从深邃的历史走来,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民俗,凝结着华夏儿女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
春节拜年,是人伦秩序的文化体现:清明祭祖,是慎终追远的情感表达;端午竞渡,是对先贤的敬仰与追思;中秋赏月,是与家人团聚的期盼;重阳赏菊,是尊老敬老的孝文化体现……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以“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意义”为主题,任选一个中国传统节日,自拟题目,写一篇150-200字的发言稿。
①全面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②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③体现了党立党为公的宗旨 ④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朱某发现自己创作的多幅漫画,被H公司在某微博平台上作为其商业化微博的配图使用,配图标注了该公司的名称、广告语等商业信息。因协商无果,朱某遂将H公司诉至法院追究其侵权责任,提交了涉案配图的电子底图、原件,以及相关网站中载有朱某暑名的涉案配图的网页等。
对此,H公司辩称,其微博配文所使用的图片均来自网络,某网站未标注作者署名,也没有明显标识明确图片来源,无故意侵权。法院最终支持了朱某的诉讼主张。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保护和传承,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纪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生命、敬畏自然的.....
《记住乡愁的》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副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吸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
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
材料一:2013年我国GDP、财政收入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比较
GDP增速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元) |
7.7% | 7% | 7.3% | 25080 | 9689 |
注:前三季度财政总收入达到12221亿元,同比增长13.6%。
材料二:我国居民收入存在着差距。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超过0.45(0.4为国际公认的贫富差距的警戒线);拥有数十万到数百万员工的大行业人均年工资超过6万元(如材料一所说的张某),而全国事业、企业等都在2万元以下;财富多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占有全部城市财富的45%,财富少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占有全部城市财富的1.4%。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11分)
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_______ )
人口的增长应同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在人口发展速度超过社会和经济发展速度时,应采取节制生育的政策,降低人口增长速度。但如果一味只控制人口数量,忽略世代更替,也会带来国家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同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当前工业化还没有完成,老龄化就已提前到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也在逐步调整:1978年,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011年“双独二胎”,政策已经覆盖全国:2014年起,“单独二胎”政策陆续在各地实施。2016年起“全面放开二胎”。
结合材料,我国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哪些特点?
吉林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是政府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的需要。近年来,吉林省开展打造“人民满意政府”活动,以“从人民满意处做起,从人民不满意处改起”为指导思想,使争创活动扎扎实实地进行,以人民评论为最终标准,通过开门评议和新闻媒体监督,评定各级政府工作的“人民满意率”。三年的争创活动,使人民满意率大大提高,正如人民群众给政府的一面锦旗所写的:“政府为人民,人民心满意。”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
(2)上述材料,吉林省政府是怎样做到使“人民满意”的?
做到求真务实,绝非易事。这是因为:一方面,“真”隐藏于事物的内部,不是看一眼就能抓住的,把握“真”,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另一方面,要做到求真务实,还需要克服许多困难、阻力和惰性。据此回答下题。
做到求真务实,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劳动,这表明
A.认识事物的本质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B.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C.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
D.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7.这句话表明( )
A.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不止一个
B.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C.参加实践是获得真理的唯一途径
D.认识具有主观随意性,对同一事物的认识都是不同的
18.下列关于认识和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而真理是不变的
②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认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③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④真理是认识,认识不一定是真理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我国著名科学家严济慈在介绍发展科学,做学问的主要经验时经常讲:“敢于好高鹜远,善于实事求是。”从哲学上看,敢于“好高鹜远”是指( )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C.不切实际的幻想
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