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政治

甲带领5岁的儿子丙在乙经营的农庄吃饭时,丙十分喜爱乙摆在桌上的果蔬陶瓷饰品,甲对乙表示为丙买一个。微信付款后,乙将陶瓷饰品交给甲时,甲授意乙把它交给儿子丙,交接时丙没有拿稳,不慎摔碎。该损失由谁承担(    )
A . B . C . D . 甲和乙
大众传媒产生的标志是(    )
A .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 . 印刷媒体的推广 C . 广播的出现 D . 网络技术的推广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下列传导过程能够实现上述目标的是(    )

①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脱贫致富

②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提高农村劳动者技能→技术致富

③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再分配机制→兜底脱贫

④健全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促进协调发展→同步富裕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②③
2017年“中国天眼”首次发现脉冲星,分别距离地球约4100光年和1.6万光年。经过一年的紧张调试,又先后探测到多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其中6颗通过国际认证。面对观测范围可达宇宙边缘的“天眼”来说,发现脉冲星只是使命之一,未来它还将在中性氢观测、谱线观测、寻找可能的星际通讯信号等方面大放异彩。上述论断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
A . 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推动了人的认识无限发展 B .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永恒性 C .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使实践活动获得成功 D . 脉冲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
2017年5月27日晚,美国费城交响乐团在大通音乐谷奏响由中国年轻作曲者达捷创作的《申迪序曲》,之后演奏《天鹅湖》《命运》等系列经典名曲。世界一流交响乐团首次在中国大陆进行了整场的户外交响音乐会演出,意义非凡。此次音乐交流会的成功举行可以看作是中美两国文化交流不断发展的一个缩影。中美建交以来,两国文化交流不断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这是因为两国文化(    )

①都蕴含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    ②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

③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    ④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四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在探索世界奥秘,求索万物本原,试图解开“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天问”。这种绵绵不绝的好奇心,就触及到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这表明(        )

①哲学不是凭空产生的

②哲学起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③源于生活的哲学都是科学的

④对世界的思考是正确改造世界的根本保证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近段时间以来,微博反腐可谓风生水起、格外耀眼。下面漫画反映了人民群众( )

①积极参与民主决策

②民主意识增强

③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

④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③④
最高人民法院建设“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司法公开平台,推动司法更加公开透明。只要当事人能够连接上互联网,通过任何一个移动终端,都可以查询到自己案件的进展情况、承办人信息、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或执行进展。这表明(    )
A . 我国的公正司法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 B . 我国的公正司法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C . 我国构建阳光司法机制,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 D . 我国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强化诉讼过程中的制度保障
有位作家对孩子讲到: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希望你将来拥有选择有意义、有时间工作的能力,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尊严,你就有成就感。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这段话是强调(    )

A . 良好的文化修养优化人的生活态度 B . 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特定功能 C . 用功读书就能提高人的成就感和尊严感 D . 用功读书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社会竞争力
“知者乐山,仁者乐水”,文人园中,有山有意,有水有情,一花一木,一草一石,连缀成文,各有意蕴,或展现对大自然的热爱,或畅谈青春年华的感受,或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这些作品成为国人心中特殊的文化情结,给人智慧、激励与豪气。从山水文化中可见(   )

①山水与文人创作之间存在着必然的稳定联系

②一双“思维的眼睛”,洞悉文人的内心世界

③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的辩证法

④文人在寄情山水中实现顺从自然、改造自然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015年12月12日,国务院公布《居住证暂行条例》。“国家版”居住证突出赋权功能,可享6项服务7项便利,突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服务职能,一方面确立了为居住证持有人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另一方面鼓励各地不断创造条件提供更好的服务。实施该条例(   )

①有利于取消城乡居民身份的制度差别,促进人才的流动

②有利于消除户籍制度,使城市居民与农民享受同样待遇

③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公民身份和权利的平等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拓宽农民的政治参与渠道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九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指出:“我国治理一切活动和工作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关系提供了遵循。国家制度是基础,是管全局、管方向的,国家治理就是保障把制度。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之间的关系。

为问计于民、广集众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200926发布公告就4个方面、20个重大教育问题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收到了社会各界大量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

①公民具有提案权,参与社会管理的权力扩大

②公民积极行使监督权,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③公民依法参与民主决策的主体意识不断提高

④政府坚持依法执政,保障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国务院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听取经济专家和企业界人士的意见。这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有

①我国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②公民可以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③政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④政府坚持民主执政、科学决策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C.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D.任何哲学都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下图漫画《逢听必涨》旨在说明

民意是政府科学决策的根本保证;要严格规范

听证程序,确保决策科学;要加强遴选,使听证代表

客观反映民意;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交予群

众民主决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在从民间热词变为官方标准后,“PM2.5"也首度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报告指出,我们要用行动昭示,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一定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必须

A.加强立法,确保城市建设有法可依B.加强监督,确保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C.求真务实,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D.依法执政,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水平

宜城市(湖北襄阳)为积极推进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建设工作,截止2014年5月为止,该市190个村和37个社区都已基本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共近700人。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建立

增强了基层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有利于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有利于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从法律上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上半年GDP增长速度是6.8%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3%;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2186元,同比名义增长8.4%……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多,国内结构调整正处于攻关期。
2018年7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增强创新力、发展新动能;做好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工作,把稳定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同时提出确保工资、教育、社保等基本民生支出,强化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做实做细做深社会稳定工作;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持因城施策,促进供求平衡,合理引导预期,整治市场秩序,坚决遏制房价上涨;落实扩大开放、大幅放宽市场准入的重大举措,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纵深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上述政策措施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