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政治

六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作为开放的合作平台,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成为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阳光大道。2019年4月在北京举办了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继续举办论坛,将高峰论坛机制化,表明我国(   )

①坚持走出去为主的战略,支持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②坚持零和博弈发展导向,维护世界多边贸易体制

③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培育国际经济合作新优势

④促进内外联动协同发展,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空间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017年3月2日,教育部办公厅、文化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17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通知》,旨在不断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通知的主旨是基于(    )

A . 文化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B . 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需要自觉与主动 C .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 . 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共产党宣言》指出:“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
A .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 . 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 . 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便利性,使能租不买、旧的更好的“轻消费”理念开始在都市年轻人中流行起来。“租赁”也已经从原有的租房、租车向着更为广泛的范围扩展,从服饰箱包到数码产品,从家用电器到儿童玩具, 甚至绿植盆栽、萌宠动物,几乎“万物可租”。材料表明(   )

①生产发展引发消费方式的变革

②从众心理引发消费已成为主流

③消费成本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

④绿色消费从时尚变成消费习惯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保护传统村落,要依托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文化历史优质资源,打造特色传统村落旅游路线;要鼓励、支持文化资本下乡,到传统村落开画社、诗社、书社,通过现代文化项目与传统村落乡土文化的融合、对接,为发展乡村旅游赋能,并涵养人气。上述举措有利于(    )

①激活农村市场,推动农村基本经济制度改革

②发展文化消费,刺激旅游消费需求

③鼓励资本下乡,积极发展集体经济

④促进文旅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0年1月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欧元对人民币7.8113元;2019年10月10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欧元对人民币7.8349元。上述材料中人民币币值的这种变化有利于(    )

①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②我国进口贸易的发展

③我国对外投资的增加           ④吸引外商在我国投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房屋、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则下列收入中属于财产性收入的有(    )

①小王在农村承包土地种植获得20000元

②小陈炒股获得20000元利息

③小王转租承包土地获得20000元地租

④小陈在国企上班获得20000元工资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 
A . 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 . 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 C . 所有有形的物体 D . 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
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促进生物技术健康发展,保护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国家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该法自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这表明(         )
A .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行使最高立法权,使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 B .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也是法律监督机关 C .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是国家立法的目的 D . 全国人大常委会与时俱进,立良法保善治促发展

生命是自己的画板,为什么要依赖别人着色。透过诗句我们从中体会的智慧是()

A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B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C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D辩证的否定是自己发展自己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好与快的关系问题是我们始终面对并要恰当处理的问题。从“有水快流”到“又快又好”.从“叉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再到“好字优先”,对好与快的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1)简要说明我国对好与快关系的认识和处理是如何体现矛盾观点的。

材料二  在改革开放初期,南方不少制鞋企业通过走贴牌加工(使用国外著名商标进行生产)道路得到发展壮大。近年来.这些企业的生产规模和资金投入都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缺乏自主品牌,忽视技术研发,随着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很多企业发展陷入困境。

2)你认为上述制鞋企业要走出发展困境.应当如何去做?

材料三  历史上.每一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也必然要求并带来文化的兴盛和繁荣。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在客观上要求文化必须有一个大发展大繁荣,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大的提高。

3)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应怎样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加、供给侧改革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如何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实现制造业的新跨越,成为我国经济转型期的产业命题。

材料一  2009—2015年国内汽车产业生产经营状况

2009201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状况表

注: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主要指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产销量跃居全球第一位。国家《十三五规划》指出,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力争达到500万辆。

材料二  国务院今年2月确定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指出,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组建协同攻关平台,加快实现核心技术突破;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根据动力电池性能、销量等指标对企业给予奖励;扩大国家机关、城市公交、出租车、环卫等领域新能源采购应用比例;完善准入标准,加强质量监管,提升新能源汽车品质;禁止对新能源汽车限购,破除地方保护。

(1)根据材料一中的图和表指出国内汽车行业的现状。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国务院是如何履行其经济职能的?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生产与消费和市场秩序的相关知识,阐述为什么国务院要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政策。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D.各级人民政府

2015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扩大财政赤字会(    )

①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②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

③增加货币流通量,引发通货膨胀

④带动企业投资,增加就业机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河南某煤业公司有一个煤矿在新疆,因为当地没有烧纸的习俗,公司的领导不惜花钱,从济源运送两车冥纸,带着神汉神婆坐飞机到新疆,烧香、拜佛、跳大神,企求神灵“保佑平安”。该公司领导的这一做法      

    ①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②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

    ③片面夸大了人的意识作用         ④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

为防止权力滥用,必须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   

    A.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B.党的监督

    C. 人大监督和政协监督             D. 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秦国攻灭楚国后,为了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控制,派50万官兵驻扎岭南地区。这使相当一部分中原人留在了粤北地区,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化。这说明

A.民族文化的根源在于外来的文化         B.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C.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外来文化的冲击   D.岭南文化就是中原文化的延续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从制度上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有望改变人们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这说明了   

①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 社会意识在一定条件下决定社会存在  ④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2011125日起,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调整后,大型金融机构的存准率将降至21%。这是自200812月以来,央行首次下调存准率。这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  

A.经济手段    B.行政手段   C.法律手段   D.财政手段

作为新时代楷模的北京榜样优秀群体,是新时代奋斗者的杰出代表,他们胸怀大局、无私奉献,积极向上、助人为乐,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普通的日常生活里,默默无闻地引领着新时代社会文明风尚,谱写了伟大的时代赞歌。从北京榜样优秀群体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我国公民意识不断增强,把爱国主义融入实际行动
②公民履职能力提高,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
③人民民主是最管用的民主,公民权利有切实的保障
④人民民主激发了人民群众自觉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