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所示,在一根木条上挂几个摆长不等的单摆,其中A、E的摆长相等,A摆球的质量远大于其他各摆,当A摆振动起来后, 带动其余各摆也随之振动,达到稳定后,以下关于各摆的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A、E摆振动的周期相等
B.C摆振动的振幅最大
C.B、C、D、E四摆中,E摆的振幅最大
D.C摆振动的周期最大
两名质量相等的滑冰人甲和乙都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现在,其中一人向另一个人抛出一个篮球,另一人接球后再抛回.如此反复进行几次后,甲和乙最后的速率关系是( )
A.若甲最先抛球,则一定是v甲>v乙
B.若乙最后接球,则一定是v甲>v乙
C.只有甲先抛球,乙最后接球,才有v甲>v乙
D.无论怎样抛球和接球,都是v甲>v乙
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n1=1000匝,副线圈匝数n2=200匝,原线圈所接交流电源的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e=311sin100πtV,副线圈所接电阻R=88Ω,电流表、电压表对电路影响可忽略不计。则
A. A1的示数约为0.10A
B. V1的示数约为311 V
C. V2的示数约为62.2V
D. A2的示数约为0.75A
自动电梯与地面的夹角为300,当电梯沿这个方向向上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放在电梯平台上的箱子对平台的压力是其重力的1.2倍,则箱子与地面的静摩擦力是其所受重力大小的______倍。
如图示,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和物块m1,m2固定连接,放在质量为M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m1=m2=m,使m1在AOB间做简谐运动,A B为最大位置,O为平衡位置.m2恰好不会离开挡板.斜面始终保持静止.求
(1)m1在平衡位置时弹簧形变量
(2)m1最大速度
(3)斜面受地面最大支持力和摩擦力(没有超过弹性限度)
如图所示,当磁感应强度B增加时,由内外两金属环组成的月牙形的闭合回路中感应电流方向为 ( )
A.内环顺时针,外环逆时针 B.内环逆时针,外环顺时针
C.内外环均逆时针 D.内外环均顺时针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其操作步骤如下:
A.将操作台调为水平,并在两侧挂上重垂线;
B.用天平测出滑块A、B的质量mA、mB;
C.用细线将滑块A、B连接,滑块A、B紧靠在操作台边缘,使A、B间的轻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D.剪断细线,滑块A、B均做平抛运动,记录A、B滑块的落地点M、N;
E.用刻度尺测出M、N距操作台边缘的水平距离x1、x2;
F.用刻度尺测出操作台面距地面的高度h.
①上述步骤中,多余的步骤是____________;
②如果系统动量守恒,须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人类发射的绕地球运转的所有航天器,在轨道上工作时都需要电能,所需要的电能都是由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得到的,要求太阳能电池板总是对准太阳,为达到这一要求应利用下列哪种传感器来感知太阳方位( )
A.力传感器 B. 光传感器 C. 温度传感器 D. 生物传感器
在街头的理发店门口,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标志:一个转动的圆筒,外表有彩色螺旋斜条纹,我们感觉条纹在沿竖直方向运动,但条纹实际在竖直方向并没有升降,这是由圆筒的转动而使我们的眼睛产生的错觉。如图所示,假设圆筒上的条纹是围绕着圆连续的一条宽带,相邻两圈条纹在沿圆筒轴线方向的距离(即螺距)为L=10cm,圆筒沿逆时针方向(从俯视方向看),以2r/s的转速匀速转动,我们感觉到升降方向和速度大小分别为 ( )
A.向上 10cm/s B.向上 20 cm/s
C.向下 10 cm/s D.向下 20 cm/s
如图所示,有一矩形线圈面积为S,匝数为N,总电阻为r,外电阻为R,接触电阻不计。线圈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轴OO'以角速度w匀速转动,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则
A.当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时,线圈中电流最大
B.电流有效值
C.电动势的最大值为
D.外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电流传感器可以像电流表一样测量电流,它的优点是反应非常快,可以捕捉到瞬间的电流变化,还可以与计算机相连,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画出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图象.
按图6-2-15甲连接电路,提供8 V直流电源,先使开关S与1相连,电源向电容器充电,这个过程可在瞬间完成,然后把开关S掷向2,电容器通过电阻R放电,传感器将电流信息传入计算机,屏上显示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曲线,如图乙所示.
图6-2-15
(1)图乙中画出的竖直狭长矩形(图乙最左端),其面积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
(2)估算电容器在全部放电过程中释放的电荷量是________C;
(3)根据以上数据估算,电容器的电容是________F.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经过O点时速度的大小为4m/s,之后运动到距O点12m处的B点的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在这段距离内该物体
A.所需时间可能是1.71s B.所需时间可能是4s
C.加速度大小可能大于4m/s2 D.加速度大小一定是3.5m/s2
一束光由空气入射入某介质,入射角为60°,其折射光线恰好与反射光线垂直,则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 ( )
A.×108m/s B.
×108m/s C.
×108m/s D.
×108m/s
现将电池组、滑线变阻器、带铁芯的线圈A、线圈B、电流计及开关如图连接,在开关闭合、线圈A放在线圈B中的情况下,某同学发现当他将滑线变阻器的滑动端P向左加速滑动时,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由此可以判断( )
A.线圈A向上移动或滑动变阻器滑动端P向右加速滑动,都能引起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
B.线圈A中铁芯向上拔出或断开开关,都能引起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
C.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P匀速向左或匀速向右滑动,都能使电流计指针静止在中央
D.因为线圈A、线圈B的绕线方向未知,故无法判断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方向
关于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F的方向,在图2所示的各图中正确的是( )
如图是一个应用某逻辑电路制作的简单车门报警电路图。图中的两个按钮S1、S2分别装在汽车的两道门上。只要其中任何一个开关处于开路状态,发光二极管(报警灯)就发光。则该逻辑电路是 门电路,并在图中画出这种门电路的符号;当S1、S2都闭合时,A、B的输入都为 ,Y端输出为 ;当S1断开时, 端的输入为1,Y端输出为 。(门电路有输入电压或有输出电压都记为1,无输入电压或无输出电压都记为0)
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甲地到乙地,在乙地停留了一段时间后,又从乙地匀速返回到甲地.下图所示中,描述汽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图象正确的是( )
如图所示,MN和PQ是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其间距为L,导轨弯曲部分光滑,平直部分粗糙,二者平滑连接.右端接一个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平直部分导轨左边区域有宽度为d、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质量为m、电阻也为R的金属棒从高度为h处静止释放,到达磁场右边界处恰好停止.已知金属棒与平直部分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金属棒与导轨间接触良好.则金属棒穿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 )
A. 流过金属棒的最大电流为
B. 通过金属棒的电荷量为
C. 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为mgh
D. 金属棒产生的焦耳热为
汽车沿着平直的公路以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路过某处的同时,该处有一辆汽车乙开始做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赶甲车.根据上述已知条件( )
A. 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
B. 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走的路程
C. 可求出乙车从开始起到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
D. 不能求出上述三个中的任何一个
某同学设计一个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A的
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6所示.在
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并测得各相邻计数点间距标在图上.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____________段来计算A的碰前速度.应选____________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格填“AB”或
“BC”或“CD”或“DE”).
(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
,小车B的质量
.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
碰前总动量=____________kg·m/s;碰后总动量=____________kg·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