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知识点题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人类主导的植物种植、培育和传播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进程中多种文化传承交融的华美乐章。有的植物似乎天生与中华先民相依相伴且流传至今,实际上却是_____________的舶来品,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多子多福”的石榴;有的似乎与西方文化渊源颇深,实际上却祖居中华大地,如苹果。(    ),与西方文化紧密相关,但现代栽培苹果的起源地却在我国新疆的天山。有的植物“圈地”成功,风靡全球,如别名繁多、美食花样百出的马铃薯。但若__________,还得到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探访马铃薯最早被驯化培育的__________。中国是大豆的起源地,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然而近年来,借助转基因技术,大豆的“美裔侨民”品种________,改变了全球大豆产业格局。千百年来,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被人们精心选育、引种和推广种植,也因此在演化之路上脱颖而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圈地”,不仅翻山越岭、远渡重洋,而且走出原生小环境。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地地道道追根溯源蛛丝马迹异军突起 B . 名副其实寻根究底蛛丝马迹崭露头角 C . 地地道道寻根究底雪泥鸿爪异军突起 D . 名副其实追根溯源雪泥鸿爪崭露头角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苹果尽管素有引诱亚当和夏娃的“恶名”,然而还有“启发”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功 B . 别看苹果素有“启发”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功,还有引诱亚当和夏娃的“恶名” C . 别看苹果素有引诱亚当和夏娃的“恶名”,还有“启发”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功 D . 苹果尽管素有“启发”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功,然而还有引诱亚当和夏娃的“恶名”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不仅翻山越岭、远渡重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圈地”,而且走出原生小环境。 B . 不仅翻山越岭、远渡重洋,走出原生小环境,而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圈地”。 C . 不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圈地”,翻山越岭、远渡重洋,而且走出原生小环境。 D . 不仅走出原生小环境,而且翻山越岭、远渡重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圈地”。
下列词语的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 最负盛名 单位协作 学界称诵 青蒿素 B . 震奋人心 威胁人类 找到熔点 突破口 C . 血管陕窄 启动项目 沧海一粟 新领域 D . 各行其是 遭受重挫 临床试验 发展署
下列对于《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中有关语句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那两年半的训练,使我发现了中医药学的丰富宝藏,领悟了中国传统哲学有关人体和宇宙的精妙思想。(“宝藏”“精妙”说明中医药学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它博大精深,还和中国传统哲学密切相关,是一门系统科学。) B . 奎宁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的瑰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说明青蒿素的发现和奎宁的发现一样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C . 研究的转折点出现在青蒿上,其提取物显示有一定的抗疟效果,然而,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一定的”“似乎”词语的使用,分寸把握比较恰当,体现出科学类文章用词准确、严密的特点。) D . 我们从中药青蒿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仅是发掘中医药宝库的努力之一。(虽然自己获得了诺贝尔奖,但在致辞中,屠呦呦一直使用“我们”一词,由此可以看出她把成绩归结于团队的合作,体现出屠呦呦淡泊、谦虚的高尚品质。)
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给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的一封贺信,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准确或不妥当,请指出并做修改。

尊敬的屠呦呦女士:

惊闻您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谨向您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敬意!您和您的团队,通过长期探索与实践,成功提取和发现了具有明显抗疟效果的青蒿素,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为全球疟疾防控作出了一定贡献。您作为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医学科学家,我很敬爱您。您的获奖将激励我们莘莘学子们更加刻苦地学习,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

李华

2015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