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记叙文阅读。 幸福的铃声 ①第一次强烈地想和老爸通电话,是在十年前,他生日的那天。 ②那时候,家里很拮据。我在南方读书,交了学费,家里已无力支付我的生活费,日常开支基本上依赖学校的特困生补助和一些微薄的奖学金。 ③学校离家太远了,为了省下路费,大学四年我没回过一次家。每个周末我都坐在校园的紫荆树下给父亲写信,告诉他,我又考到了一等奖学金;我在那件从高中时就穿的旧衣服上贴了一朵精致小花,穿在身上仍然漂亮;还告诉他,我们学校有一种紫色的花,常常在我写信的时候落下一两片,非常美丽温柔,但是在梦里我见到的却是家乡那片白绿交杂的生动的白桦林。并不是每封信都会寄出去,何况父母亲并不识字,每次要走到几里外的二姨家才能“听”到我信中的内容。 ④没有信的日子,父亲是那么盼望能够知道女儿一切安好。于是,我的能解决一切困难的聪明父亲想出一个绝妙办法。他让二姨在回信里告诉我,镇上的一个小商店有电话,他和老板很熟,已经说好了,以后每个星期六晚上七点我把电话“打”过去,他会准时候在那里。而他,其实并不接那电话,只笑呵呵地张开嘴,贪婪地听着那美妙的来电铃声,直至它最后消失。他一直觉得那欢快的铃声就是他女儿的笑声,只要女儿的电话铃声准时响起,他就明白女儿在他乡一切都好。 ⑤我家离镇子有十里路,中途有一片宽广的白桦林。每个星期六的黄昏,我的父亲一个东北汉子,会雄赳赳气昂昂地两次穿过那片白桦林。母亲说村子里的人这一天都能听到他嘹亮的歌声和笑声。 ⑥我还记得那个大雪纷飞的周末,那天是父亲的生日,我多么希望他能接我的电话,我有多少话要亲口对他说呀!可是我笑呵呵的父亲等到铃声消失后即刻站了起来,昂首走出了商店。等我手忙脚乱再插好卡拨电话过去时,商店老板告诉我:“闺女,外面都是白色的呢,你老爸现在应该走进那片白桦林了吧,我这里看不到他的影子了。” ⑦那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父亲穿着红披风站在那片白桦林里,四周都是电话机,他拨电话给我,爽朗地大笑,闺女呀,老爸现在有好多电话了呀!据说,父亲后来接到我的来信,听到我说非常希望那天他接电话,想亲自对他说生日快乐,就大笑:傻丫头,我不都在电话铃声里听到了嘛! ⑧十年前,他生日的那天,我第一次那么强烈地想和老爸通电话。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 (2) 文章在第③段和第⑦段中,作者都提到了自己的梦,比较一下,两次的梦有什么区别?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两个梦? (3) 第⑤段划横线的句子,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情,试作简要分析 (4) 文章最后一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 为什么把电话铃声称作“幸福的铃声”? 答案: 本文通过记叙一位家境贫寒的女大学生,每个周末给父亲“打电话”报平安,父亲跑十里路去镇上商店听女儿的电话铃声,却从来不接电话,表现了父亲和女儿之间的深情。 第一次梦的内容:身在异乡大学校园里,见到美丽的紫荆花,却依然想念家乡的白桦林。第二次梦的内容:父亲身着漂亮的红披风在那片白桦林里给我打电话。写梦目的:表达了我对家乡的思念。对朴实勤俭节约的父亲的思念。 表现了父亲去听女儿打来的“电话铃声”时一路的兴奋(激动)和知道女儿一切都好之后内心的喜悦愉快。 首尾呼应、照应开头。写出了女大学生想和父亲通电话的心情,突出了主题。 父亲每个周六去听一次女儿打来的电话铃声,听到铃声后就知道女儿在他乡一切都好,心里就踏实了,放心了。表达了父亲对女儿的牵挂,思念,关心。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