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与书为友
〔英〕塞缪尔·斯迈尔斯
欲知其人,常可观其所读之书,恰如观其所交之友。与书为友如同与人为友,都应与其最佳最善者常相伴依。
好书可引为诤友,一如既往,永不改变,耐心相伴,陶陶其乐。当我们身陷困境或处于危难,好书终不会幡然变脸。好书与我们亲善相处,年轻时从中汲取乐趣与教诲,到鬓发染霜,则带给我们以亲抚和安慰。
同好一书之人,往往可以发现彼此间习性也有相近,恰如二人同好一友,彼此间也可引以为友。古时有句名谚:“爱我及犬”,若谓为“爱我及书”,则更不失为一智语。人们交往若以书为纽带,则情谊更为真挚高尚。对同一作家之钟爱,使人们的所思所感,欣赏与同情,都能交相融会。作家与读者,读者与作家,也能相知相通。
英国文艺评论家赫兹利特说:“书籍深透人心,诗随血液循环。少小所读,至老犹记。书中所言他人之事,却使我们如同身历其境。无论何地,好书无须倾尽其囊,便可得之。而我们的呼吸也会充满了书香之气。”
一本好书常可视作生命的最佳归宿,一生所思所想之精华尽在其中。对大多数人而言,他的一生便是思想的一生,因此好书即为金玉良言与思想光华之总成,令人感铭于心,爱不忍释,成为我们相随之伴侣与慰藉。菲力浦·西德尼爵士言:“与高尚思想相伴者永不孤独。”当诱惑袭来,高尚纯美的思想便会像仁慈的天使,翩然降临,一扫杂念,守护心灵。高尚行为的愿望随之产生。良言善语常会激发出畅举嘉行。
书籍具有不朽的本质,在人类所有的奋斗中,惟有书籍最能经受岁月的磨蚀。庙宇与雕像在风雨中颓毁坍塌了,而经典之籍则与世长存。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即使是千百年前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新颖如故,熠熠生辉。只要拂动书页,当时所言便历历在目,犹如亲闻。时间的作用淘汰了粗劣制品。就文学而言,只有经典名言方能经久传世。
书籍将我们引入到一个高尚的社会,在那里,历代圣人贤士群聚,仿佛与我们同处一堂,让我们亲聆所言,亲见所行,心心相印,欢悦与共,悲哀同历,我们仿佛也嗅到他们的气息,成为与他们同时登台的演员,在他们描绘的场景中生活、呼吸。
凡真知灼见决不会消逝于当世,书籍记载其精华而远播天下,永成佳音,至今为有识之士倾耳聆听,古时先贤之影响,仍融入我们生活的氛围,我们仍能时时感受到逝去已久的人杰们一如当年,活力永存。
(1)
文中引用的“书籍深透人心,诗随血液循环”的含意是什么?
(2)
作者认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书与人为友?这样的书及“以书为友”的交友方式有何作用?
(3)
鉴赏画线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当我们身陷困境或处于危难,好书终不会幡然变脸。
②当诱惑袭来,高尚纯美的思想便会像仁慈的天使,翩然降临,一扫杂念,守护心灵。
(4)
统览全文,说明“经典之籍与世长存”的原因。
答案: 好的书籍可以使人的心灵受到震撼,感人的诗句会令人热血沸腾。好的书会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①应选择与己最佳最善的书与人为友。 ②这样的书,对自己而言,即使处在不利的境地,它也能提供精神支柱(回答好书可以给人“乐趣与教诲”“亲抚与安慰”,可以“守护心灵”,让我们更“高尚”,让我们领略伟大思想的“真知灼见”也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提供不同的精神帮助。以书交友,则以对同一作家的钟爱为纽带,可以获得所思所感、欣赏与同情的交相融会,情谊更为真挚高尚。
①拟人。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好书对处于困境中的人的精神支持,有不离不弃的亲近感。 ②比喻。形象地表达了高尚纯美的思想对人的教育是和风细雨般的,是善意和仁慈的。
①因为经典之籍所蕴含的伟大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即使是千百年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仍新颖如故,熠熠生辉。 ②经典之籍能将我们引入一个高尚的文明领域,让我们接受历代圣人贤士的熏陶。 ③经典之籍记载真知灼见之精华,远播天下,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