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普通蜡烛容易熄灭,有人对此做出改进,研究出一种“吹不灭”的蜡烛.吹灭蜡烛后,蜡烛总能灭而复燃.同学们对此进行了探究.【初步探究】为何这种蜡烛总能灭而复燃?【查阅资料】①这种蜡烛芯里包裹一层打火石粉末.打火石是由镁、铝、铁中的一种或二种金属掺入少量稀土元素制成的合金,它的着火点为150℃.当蜡烛燃烧时,金属并不燃烧;但当蜡烛吹灭后,未冷却的金属接触到氧气就发生燃烧,从而使蜡烛复燃.②镁、铝、铁三种金属中,只有铝能和NaOH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1) 【反思一】这种蜡烛燃烧时,蜡烛芯里的金属为什么不燃烧?,如要熄灭这种蜡烛,可采用的方法是. (2) 【深入探究】打火石中的金属主要是什么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注:不考虑打火石中稀土元素对探究金属性质的影响)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样,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打火石中不含铁2另取样,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打火石中含有镁、铝表格中的实验现象依次是:,. (3) 【反思二】甲同学提出:在实验步骤1时,可直接观察“金属产生气泡的快慢”这一现象来判断该金属.老师否定了这一方案,理由是. 答案: 【1】金属不与氧气(空气)接触【2】隔绝氧气或剪除灯芯或用湿抹布盖灭等 【1】有大量气泡产生,固体部分溶解【2】溶液为无色(或溶液不呈浅绿色)【3】有大量气泡产生,固体部分溶解 【1】未知金属只有一种,没有参照金属对比,无法判断金属的种类(或无法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或该金属是混合物无法判断速度)
化学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