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18世纪末期以来,美国人在界定自身文化身份时将欧洲视为美国的对立面和文化"他者",信奉的是"美国例外"论;在思考美国的地缘政治特性时,把欧洲视为成胁,奉行的是远离欧洲纷争和排斥欧洲影响的策略。一战后,美国精英逐渐用突出美欧文化同源性和一致性的"西方文明"叙事取代"美国例外"论,强调构建"大西洋共同体"。 材料二:二战后,美国提出要保卫"西方文明"和"大西洋共同体",并以此作为维护美国自身文化存续与国家安全的重要步骤。美国决策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从保卫西方文明的视角来看待与苏联的斗争,并声称如果美国对欧洲的形势袖手旁观,"欧洲将出现混乱,从混乱中产生暴政,也许是共产主义,也许是复活的法西斯主义。"美国注重强化西欧化和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力图打造一个新的"西方"。 ——以上材料均摘自王立新《美国国家身份的重塑与"西方"的形成》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前后美国对欧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美国在二战后打造新"西方"的做法。 答案: 变化:从远离欧洲纷争到强调欧美一体化原则,逐步拉近和欧洲的距离。 原因:美国立国后力量弱小,英美冲突不断;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美国势力迅速发展;一战后,欧洲各国饱受战争冲击,力量锐减;欧美文化在诸多方面有共同之处;美国在一战后国际地位迅速上升,积极介入欧洲事务。 评述:推行杜鲁门主义,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对欧实行马歇尔计划,加速了欧洲的经济复苏,也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建立北约军事政治集团,以对抗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强化西欧化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加剧了冷战下的国际局势。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