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以考试来选用人才,是人类经过长期摸索探求之后做出的最佳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主要的选官制度演变简表 朝代 时间 主要制度 西周到春秋 约公元前1046—公元前476 世官制 春秋战国 公元前770—一公元前221、 举荐、军功授爵 秦 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汉代 公元前202—一公元220 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 220—581 九品中正制 隋——清 581—1912 科举制 ——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19世纪中期以后,英、美等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迫使政府必须增加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能,需要增设一些新的社会管理机构和一大批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技能的管理人员参与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旧有的人事任用制度造成了结党营私、任人唯亲、贪污腐化、效率低下等弊端,不利于迅速发展起来的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西方各国在借鉴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基础上,确立了文官考试录用制度。 ——摘编自姚琦《略论西方主要国家文官考试制度》 (1)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表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英美国家确立文官考试制度的原因,简要说明中西方官员选拔制度对现代国家选拔人才的启示。 答案: 先秦世官制的选官标准是血缘关系,而汉代察举制主要考察官员的德行。隋至清朝的选官制度科举制主要标准是官员的才学。 水平三:能够将表中所示年份转换为某种恰当的时间尺度,并结合表中数据,对划分依据的解释合理充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水平二:能够将表中所示年份转换为某种较为恰当的时间尺度,并结合表中数据,对划分依据的解释较为合理,思路较清晰。 水平一:能够将表中所示年份转换为某种较为恰当的时间尺度,对划分依据的解释具有一定合理性,思路较清晰。 原因: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政府管理职能扩大的促进;旧的人事制度弊端日益显露;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影响;西方民主政治完善的促进。 启示:人才选拔考试过程中要坚守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人才的选拔不仅要注重专业科目,而且要多方面考查;人才选拔方式的多元性和创新性,要不断完善考核内容和机制。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