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网络保护:感受法的关爱】
2020年10月17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该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材料一: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认真贯彻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确保未成年人得到特殊、优先保护。
材料二:在享受数字生活带来快乐和便利的同时,一些未成年人对电子产品和网络的依赖不断加深甚至成瘾。为此,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原有四大保护的基础上增设了网络保护专章,同时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宣传教育,增强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网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要依法惩处利用网络从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发现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情形,都有权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控告等。
(1)
为什么要确保未成年人得到特殊、优先保护?
(2)
有人认为:只要不断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就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结合材料,请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答案: 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①不断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助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因为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或者: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②但认为“只要不断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就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是片面的,还需要实施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政府保护和网络保护,共同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还需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公民积极行使监督权;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更需要未成年人理性参与网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