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随着垃圾分类的推行,微生物法逐渐成为处理厨余垃圾的研究热点。科研小组欲分离及培养若干种微生物用于对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的处理,以期实现厨余垃圾的减量化和无害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从厨余垃圾中分离纯化能高效降解垃圾的菌株时,应该选用 (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理由是。
(2)
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临时保藏,应该接种到(填“斜面”或“平板”)培养基上,在合适温度下培养,当菌落长成后在(填“-20℃”或“4℃”或“37℃”)的温度下保存。
(3)
纤维素是厨余垃圾中占比较多的一种成分,纤维素分解菌能产生纤维素酶。科研工作者从纤维素分解菌中提取出纤维素酶后,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提取的纤维素酶进行纯度鉴定,鉴定时在凝胶中加入SDS一方面能使蛋白质完全变性,另一方面可消除蛋白质分子自身所带电荷对迁移速率的影响,其原因是,因而掩盖了不同种蛋白质所带电荷量的差别,使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蛋白质分子质量的大小。电泳完成后,凝胶中的条带数越 填“多”或“少”),则表示提取液中纤维素酶的纯度越高。
(4)
纤维素酶是一种酶,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和某些动物等生物体中;因此,卫生纸类垃圾可采用(选填“卫生填埋”“垃圾焚烧”或“堆肥”)方式,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答案: 【1】固体【2】固体培养基表面可形成单菌落,而液体培养基中不同菌种混杂在一起,无法形成单菌落
【1】斜面【2】4℃
【1】SDS所带负电荷的量大大超过了蛋白质分子原有的电荷量【2】少
【1】复合【2】卫生填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