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冬奥赛区探奥密,研学实践获新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24届北京冬奥会结束后,赛区场馆陆续对外开放。某校学生计划在北京延庆区开展研学实践之地理探究活动。 资料链接: 延庆区平均海拔比市区高500米,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数2800小时以上。 2021年1月至9月,延庆全区共计出现109次降水过程,累积降水量为636.9毫米,历史同期第二。 活动一:探究延庆赛区“赛道增建屋顶”之秘 北半球冬奥会场地多数位于北坡。延庆赛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选址位于山体南坡。考虑到对比赛的影响,延庆赛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为赛道增建了屋顶,屋顶随近2000米的赛道蜿蜒而建,实现了“赛道自遮挡,南坡变北坡”。 活动二:调查延庆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路 延庆区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做强休闲娱乐产业,积极打造“冰雪夏都”城市品牌。下表为学生搜集、整理的延庆区不同时期重要社会经济事件。 时期 重要社会经济事件 20世纪80年代中期 举办北京地区首届“冰灯艺术节” 20世纪90年代中期 首次提出“夏都”的概念——吸引北京城区居民到此避暑 20世纪90年代末期 石京龙滑雪场——京郊首个大型滑雪场建成 2019年 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延庆举办 2022年 冬奥会三大赛区之一 (1) 据图6,指出延庆区位于北京城区方向。结合“资料链接”,概括延庆赛区为赛道增建屋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 (2) 结合上述图文资料,分析该区打造“冰驾夏都”城市品牌的人文条件。 答案: 【1】西北;日照、降水、地形。 与北京城区距离近,有公路及铁路,与城区交通联系方便;政府政策支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承办过多次冰雪相关大型活动,服务设施完善
社会法治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