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国家文明的“金色名片”。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文物是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一种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也不仅是地理变迁、水文、地震等讯息的“记录者”,更不仅是文化艺术创作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肩膀”,更重要的是,文物凝结着民族情感,凝聚着国家共识,自然而然地生成一种深沉而磅礴的伟大力量,堪称民族与国家的“根”与“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指出,我们保护文物实际上也是在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来滋润道德的力量,传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来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现在经济领域有不少大家诟病的问题,像坑蒙拐骗、假冒伪劣、诚信缺失,这些也可以从文化方面去找原因、开药方。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应该是道德经济。发展文化可以培育道德的力量,我们推动现代化,既要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也要通过文化向人民提供优秀的精神产品,用文明和道德的力量来赢得世界的尊重。 (1) 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需要加强文物资源保护,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请就如何培育文明和道德的力量提出两条建议。 答案: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实物见证,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根基,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滋养。②加强文物资源保护,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国民素质;也有利于充分发挥文物资源的教育功能,对广大青年学生开展爱国主义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③有利于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把文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答案示例: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②自觉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做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③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④加大优秀文化产品的推广力度,开展优秀文化产品展演展映展播活动、经典作品阅读观看活动。⑤推动学习道德模范常态化,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⑥讲文明,树新风;以德服人,厚德载物。
政治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