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种沙棘,绿荒漠,富百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鄂尔多斯市: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西部,全市沙漠占总面积的48%,年蒸发量2000—3000毫米。现人工种植沙棘面积约700万亩。近十几年来,大力发展沙林产业,形成“种植沙林——修复生态——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发展产业链。下图为那尔多斯市及周边示意图。
沙棘:落叶灌木,具有对旱、耐寒、耐贫薄、抗风沙等特性,根系发达并具有较强固氮能力,沙棘果实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沙棘叶饲料价值很高。
(1)
指出上图所示区域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特点,及与北方农牧交错带总体走向大致相当的年等降水量线。
(2)
简析鄂尔多斯市大面积种植沙棘后,对黄河下游带来的影响。
(3)
结合材料,从区域发展角度分析鄂尔多斯市大力发展沙棘产业的原因。
答案: 东南向西北递减(或由东向西递减)。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种植沙棘保持水土流失,减少泥沙流入黄河,减轻黄河下游因泥沙沉积造成河床抬升等影响。
鄂尔多斯市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生态环境脆弱。沙棘具有耐早、耐寒、耐贫瘠、抗风沙等特性,可在这里生长,能防风固沙;且具有较强固氮能力,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沙棘的果、叶具有很高经济价值,发展沙棘产业能提高收入。大力发展沙棘产业,形成良性发展产业链,产生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促进鄂尔多斯市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