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塞罕坝地理位置示意图材料二:塞罕坝清政府在同治二年(1863年)开围放垦,随之森林植被被破坏,后来遭遇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到解放初期,塞罕坝是一片不毛之地,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当年“山川秀美、林壑幽深”的太古圣境和“猎士五更行”、“千骑列云涯”的壮观场面而不复存在。55年后的今天在三代造林工人的不懈努力下这里真正成为了“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摄影家的天堂,创业者的战场”,被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授予“地球卫士奖”的荣誉。
(1)
根据图中所示位置,塞罕坝属于(温度带),冬季气温在,其地形单元属于。塞罕坝与北京相距约450公里,请问两地的图上距离是。
(2)
结合图和文字材料,说说造成塞罕坝“山川秀美、林壑幽深”不复存在的原因。塞罕坝建设者为什么能获得“地球卫士奖”的荣誉?
答案: 【1】北温带【2】0度以下【3】内蒙古高原【4】0.8厘米
自然:地处我国北方,降水少。人为: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围垦造田和过度砍伐。 获得“地球卫士奖”的荣誉原因: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营造出112万亩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将森林覆盖率从11.4%提高到目前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