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野生型果蝇体色出现了灰身和黄身的变异,其中灰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A(其等位基因为a)控制,黄身由基因B(其等位基因为b)控制。为研究果蝇体色的遗传情况,研究人员多次重复做了以下杂交实验;P:灰身♂×黄身♀→F1均为野生型→F2(野生型:黄身:灰身=9:3:3)(注:实验期间未发生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1)控制果蝇体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__(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你认为基因A和基因a的碱基对数目是否一定相同并说明理由______。(2)通过对F2的表现型及比例进行分析,可推测F2中有个体致死现象,但不能确定致死个体的性别。请结合基因B和b可能位于的染色体说明不能确定致死个体性别的理由。______。(3)若F2中雄性个体数量与雌性个体数量之比为l:1,则F2代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
答案:【答案】两对 不一定相同,基因突变可能是基因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若基因B和b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致死个体为雄性若基因 B和b位于另一对常染色体上,则致死个体既有雄性又有雌性 8/15 【解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灰身♂×黄身♀→F1均为野生型→F2(野生型:黄身:灰身=9:3:3),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进而可推知F1野生型个体基因型为双杂合个体,据此分析作答。(1)由杂交实验的结果分析,子二代中野生型:黄身:灰身=9:3:3,说明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和a为等位基因,是由基因突变产生的,因为基因突变可能是基因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所以基因A和基因a的碱基对数目不一定相同;(2)通过对F2的表现型及比例进行分析,可推测F2中有个体致死现象,但不能确定致死个体的性别,原因如下:①若基因B和b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双亲基因型为AAXbY×aaXBXB, F1基因型为AaXBXb、AaXBY,F1随机交配后F2应为A-:aa=3:1,XB-:XbY=3:1(XBXB:XBXb:XBY:XbY=1:1:1:1),若出现9:3:3,则致死个体基因型为aaXbY,为雄性; ②和b位于另一对常染色体上,则双亲基因型为AAbb×aaBB,则F1基因型AaBb,F1随机交配后F2应为A-B-:A-bb:aaB-:aabb=9:3:3:1,若出现9:3:3,则致死个体基因型为aabb,性别雌雄均有;(3)由以上分析可知,若F2中雄性个体数量与雌性个体数量之比为l:1,则基因B和b位于另一对常染色体上,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子二代中aabb致死,子二代中A-B-:A-bb:aaB-:aabb=9:3:3,即AABB:AABb:AaBB:AaBb:A-bb:aaBB:aaBb=1:2:2:4:3:1:2,则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