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行香子·树绕村庄① 〔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②,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注释)①此词大约作于作者创作早期的熙宁年间(1068-1077年),当时作者家居,尚未出仕。一个春天,作者乘兴游览了一座村庄,被村野风光所感染,创作了此词。②青旗:青色的酒幌子。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片先从整个村庄起笔,一笔勾勒其轮廓,平凡而优美;徜徉中,词人被一处色彩缤纷、春意盎然的小园吸引,不觉停住了脚步,小园虽小,却繁花似锦,充满生机。 B . 下片描写移步换景,围墙、茅堂、青旗、流水、小桥,风光如画;后三句,地点已转到田野之中,写极为活跃的虫鸟等动物,比起写小园春的生命活力,更加淋漓尽致。 C . 全词写景状物,围绕词人游春足迹这个线索次第展开,不慌不忙而意趣自出;结构方面,上下片整齐对称,组成两幅相对独立的活动图画,相互辉映而又和谐统一。 D . 这首词描绘春天的田园风光,写景壮阔雄浑,抒情豪迈奔放。唐、五代以来,词多写男女之情夫妇之爱,像这样写农家风景的,可谓异类,与秦观的一贯词风也不大相同。 (2) 这首词描绘春天的田园风光,运用了哪些手法?请作简析。 答案: D ①动静结合。通篇全是写景,但上下片的安排与采取的视角各不相同。上片侧重描述静态景物,时有化静为动,如“绕”、“收”等字,游人缓步其中;下片侧重描绘动态景象,其中静景动景又互相映衬。这样,就写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机。②白描手法;例如“有桃花红”三句,写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李花和黄色的菜花,据实写来,不事雕琢,却突出了绚丽的色彩,浓郁的香味,构成了春满小园的诱人图画;再如“正莺儿啼”三句,在客观的再现中,营造—幅莺啼燕舞、蝴蝶采蜜的画图。③寓情于景。整首词通篇写景,描绘了“小园”—带和“东冈”附近明媚的春光,明快的节奏中,自然流露出词人愉快的心境,宇里行间贮满盎然的意兴。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