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实验室利用图1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化学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1中仪器甲、乙的名称:甲 ,乙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图1中的 (填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用充满水的装置C收集氧气,则氧气需从 (填“a”或“b”)端通入.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检验二氧化碳的试剂是 (4)用上述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后的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蒸发的操作训练. ①对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应选择图1中 (填标号)装置,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②取上述少量滤液进行蒸发,蒸发过程中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析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5)水在化学试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图2中五个实验分别用到水. ①实验A中水作 (填“溶剂”或“溶质”). ②实验C通过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的体积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结论. ③实验D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 . (6)甲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许多反应都有盐类物质生成.他将这些知识间相互关系整理成如图3,请将图补充完整.
答案:【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蒸发与蒸馏操作;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水的性质和应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烧杯是常用的反应容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对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应选择图1中D,装置,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作用;取上述少量滤液进行蒸发,蒸发过程中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温度不均,造成液滴飞溅;,析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氯化钙.实验A中水作溶剂;实验C通过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的体积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实验D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隔绝氧气; 【解答】解:(1)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烧杯是常用的反应容器,故答案为:酒精灯;烧杯; (2)如果用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配平即可;用充满水的装置C收集氧气,则氧气需从短管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故答案为:A;2KClO32KCl+3O2↑;b; (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氢氧化钙溶液; (4)对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应选择图1中D,装置,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作用;取上述少量滤液进行蒸发,蒸发过程中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温度不均,造成液滴飞溅;,析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氯化钙;故答案为:①D;引流作用;②防止温度不均,造成液滴飞溅;氯化钙; (5)实验A中水作溶剂;实验C通过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的体积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实验D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隔绝氧气;故答案为:①溶剂;②五分之一;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③隔绝氧气; (6)酸和碱都能生成盐,故答案为: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过滤、蒸发和溶液的有关知识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