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中,存在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划分君、相的权限成了历代政治制度设计中的重要部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法令由一统”,“君主言出法随,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 唐代在中央设置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①》材料三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四 任何一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则是断无可疑的。——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秦朝皇帝制度有何特点?当时中央官职中丞相的主要职责是什么?(2)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制度如此设计的直接目的是什么?(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主要措施。(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秦、唐、明、清创立制度有何共同的“内在的用意”?
答案:【答案】(1)特点:皇权至高无上;职责:分管行政(帮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2)目的:分散相权(削弱权权).(3)措施:明朝废除丞相;清朝设立军机处.(4)用意:加强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解析】(1)根据所学和由材料一“君主言出法随,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可以看出:秦朝皇帝制度特点是皇权至高无上,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皇帝”称号,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他们互不统属,都对皇帝负责。(2)根据所学和由材料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可以看出,唐代制度如此设计的直接目的是分散相权.(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可知:明朝,朱元璋为加强君权,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清朝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交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是我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4)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从秦、唐、明、清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演变可以看出,丞相的权力不断得到消弱,皇权不断得到加强.因此其创立制度的内在用意是加强君主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