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的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中国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充分彰显了主动扩大进口、开放不止步的坚定决心。举办进博会,正是中国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将为各方进入中国市场搭建新的平台减单证、优流程、提时刻、降成本…随着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工作的开展,中国进口整体通关时间将于年底前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压缩三分之一,从97.39小时压缩至65小时,到2021年底,进口整体通关时间要比2017年压缩一半,减至48小时。(摘编自《大数据,透视未来新机遇》,《人民日报》2018年11月5日)材料二: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博览会吸引了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有超过5000件展品在中国市场第一次展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企业展分为七大展区:消费电子及家电、服装服饰及日用消费品、汽车、智能及高端装备、食品及农产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服务贸易。这些展品中,既有有形的商品,又有无形的服务;大到近200吨重的龙门铣,小到与硬币大小相当的心脏起搏器;高端如价格近2亿元人民币的意大利直升机,朴实如墨西哥的辣椒酱、菲律宾的芒果干……细数起来,一连串的“最”,讲述了这些展品漂洋过海来中国的故事。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董事长孙成海说,进博会要成为参展企业全球新品首发的平台。(摘编自《首届进博会五大看点吸引全球》,《北京晨报》2018年11月5日)材料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安赫尔·古里亚在11月5日举办的“虹桥国际经贸论坛——贸易与创新平行论坛”上呼吁,要有全球视野,要开放全球市场,为全球人民争取更多的福祉。古里亚说,在全球范围,创新都是发展和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能够更好地推动生活水准的提高。从发展趋势看,越来越多的企业对技术的投资已经超过对机器等设备的投资,而且相关投资力度还在增强。所以,企业和政府都要紧跟潮流,重视技术的意义。他直言反对关税限制,表示经合组织进行过调查,发现即便降低一点点关税,也能让很多人受益,“我们调查发现,每增加1美元关税,全球家庭的支出就会增加40美分;但每削减1美元关税,全球家庭能减少90美分的支出”。所以他说:“数字给出了验证,市场一定要开放。”(摘编自《经合组织秘书长安赫尔·古里亚:数字给出验证,市场必须开放》,《解放日报》2018年11月6日)材料四: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标识由中间的地球、外侧的浅蓝色圆环、中英文名称和英文编写(CIIE)等部分组成。图标中间为地球,寓意进口博览会的广泛性、多样性和包容性,代表我们致力于将进口博览会打造成为世界各国展示国家形象、开展国际贸易的开放型合作平台;地球上的绿色中国,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表示进口博览会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着力打造一流绿色展会;图标外侧为浅蓝色圆环,体现了中国海纳百川的自信与豪迈,寓意着与世界各国紧密的团结合作,彰显了我们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图标中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英文简称“CIIE(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中间两个红色的字母“II”,形似一扇打开的大门。(摘编自《首届进博会主题口号、标识和吉祥物揭晓》,《人民日报》2018年7月28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对外开放使得过去40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极大的进步,而更加开放的条件将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B. 从首届进博会参展的国家和地区以及参展的展品来看,此次进博会的举办给参展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打造了一个更加开放、广阔的平台。C. 进博会的英文简称中的两个红色字母“Ⅱ”寓意进博会是合作之门、友谊之门,而红色字体象征着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D. 经合组织秘书长安赫尔·古里亚在“虹桥国际经贸论坛”上的发言强调,企业的发展一方面依靠各国对关税的调控,一方面依靠对技术的投资。【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口岸营商环境的优化、跨境贸易的便利化以及进口整体通关时间的缩短等都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而采取的务实举措。B. 进博会不仅能让参展企业讲述漂洋过海的故事,成为其全球新品首发的平台,还成为各国展示国家形象的平台。C. 中国将以举办首届进博会为契机,主动扩大进口,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缩减中国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促进跨境贸易发展。D. 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国家,要想有长足的发展,不仅要重视技术创新,还要具有全球视野,加强同外界的交流。【3】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特点与意义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答案】【1】 D 【2】 C 【3】 特点:①开创了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的先例;②参展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多;③展区设置全,展品类型丰富多样。意义:①彰显了中国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决心(国际形象、改革开放40年成果);②促进国际信息与产品的交流,加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③让各国百姓获取真实有效利益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D项,“企业的发展一方面依靠各国对关税的调控,一方面依靠对技术的投资”错误,根据材料三可知,安赫尔・古里亚指出要有全球视野,要创新,要重视技术,反对关税限制等,这些都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并非仅仅依靠“各国对关税的调整”和“对技术的投资”。故选D项。【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C项,“中国将以举办首届进博会为契机,主动扩大进口……”错误,从材料一来看,“主动扩大进口,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已经是正在进行的事情,不是从首届进博会才开始的。故选C项。【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特点与意义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然后到材料中圈出“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特点与意义”的内容,再分点进行概括即可。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特点主要在材料二中,如“世界上第一个以‘进ロ’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首届中国国际进ロ博览会”“博览会吸引了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有超过5000件展品在中国市场第一次展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企业展分为七大展区……这些展品中,既有有形的商品,又有无形的服务”,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概括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特点。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意义主要在材料四中,如“寓意进口博览会的广泛性、多样性和包容性,代表我们致力于将进口博览会打造成为世界各国展示国家形象、开展国际贸易的开放型合作平台”“进口博览会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着力打造一流绿色展会”“与世界各国紧密的团结合作,彰显了我们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可以依据这些内容概括意义。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