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日,据英国《自然》周刊报道,天文学家公布了加拿大一座射电望远镜接收到来自遥远星系的神秘信号细节。很多自媒体用____________的标题把该事件和外星人扯在一起。事实上,( )。人类可能真的是孤独了太久,迫切地想要在宇宙间寻找自己的同类,所以时不时就会__________寻找一些外星人存在的证据。这些年与外星人有关的谣言可真是__________。2010年11月,亚丁湾连续发生多次地震。于是,有人传言亚丁湾存在一个“星门”,为了防止外星人从里面出来侵略地球,各国派出舰队守在那里。杨利伟作为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关于他的航天故事许多人___________,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当时他进入太空的时候,还带了一把手枪。因此,有谣言说,杨利伟带手枪是为了防止外星人的攻击。每隔一段时间,就有这样一条谣言会在网上流传,称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披露了一批密件,其中一份证实了外星人的真实存在。其实,FBI只是把已解密的材料放到官方网站上,提供浏览下载。大多是涉及关于反恐、罪案调查等,只有几篇极少数提到外星人和UFO(不明飞行物)的调查而已,却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耸人听闻 捕风捉影 不胜枚举 耳熟能详B. 骇人听闻 捕风捉影 擢发难数 耳濡目染C. 耸人听闻 空穴来风 擢发难数 耳熟能详D. 骇人听闻 空穴来风 不胜枚举 耳濡目染【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快速射电暴就是所谓的神秘信号,这与外星人毫无关系B. 所谓的神秘信号是快速射电暴,与外星人并无关系C. 神秘信号与外星人没有什么关系,它就是快速射电暴D. 这与外星人也没多少关系,快速射电暴就是神秘信号【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大多涉及反恐、罪案调查等,只有几篇极少数提到对外星人和UFO(不明飞行物)的调查而已,却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B. 大多是关于反恐、罪案调查等内容,只有极少数几篇提到外星人和UFO(不明飞行物)的调查,却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C. 大多涉及有关反恐、罪案调查等内容,只有几篇极少数提到外星人和UFO(不明飞行物)的调查而已,却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D. 大多是关于反恐、罪案调查等内容,只有极少数几篇提到对外星人和UFO(不明飞行物)的调查而已,却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答案:【答案】【1】A【2】B【3】D【解析】【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耸人听闻:故意夸大事实或说离奇的话,使人听了感到震惊。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耸人听闻”侧重故意说夸大事实的话,说话者有意为之。“骇人听闻”侧重社会上发生的坏事让人吃惊。语境中说的是媒体有意炒作,应选“耸人听闻”。据此分析,可排除BD两项。捕风捉影:比喻说话、做事以不可靠的传闻或表面现象做根据。空穴来风: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指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语境重在表现人们寻找的“外星人存在的证据”是不可靠的、虚假的,据此填“捕风捉影”更恰当。据此分析可排除C项。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擢发难数:比喻罪行极多,难以数清。由句子陈述的对象是“谣言”,应填“不胜枚举”。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耳濡目染: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由后文语境“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可知,这里填“耳熟能详”更恰当。分析可知,A项成语全都恰当。故选A。【2】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由括号前的“事实上”可知,所填句子应是对上文“神秘信号”与“外星人”之间关系的论述;根据前后陈述对象一致性原则,“神秘信号”作为句子主语前后衔接更连贯;两个句子之间暗含因果关系,即由“神秘信号是快速射电暴”得出与外星人没有关系;综合判断,B为最恰当的选项。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原句存在语病的地方:“涉及”和“是关于”句式杂糅,保留其一。排除C项。“几篇”应置于“极少数”的后面。排除AC两项。缺少介词,应是“对……调查”。排除BC两项。故选D。成语辨析运用题的解题技巧:①搞清成语含义,切莫“望文生义”。有的成语仅从字面上看与整个句子意思相一致,但仔细一分析却与全句意思风马牛不相及。②看感情色彩是否恰当,有些成语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或褒或贬,界限分明.若辨别不清,很容易用错。③看词义轻重是否得当。④看成语是否“一语多用”。有些成语意思较多,如只知其一,不知其余,就会在使用中出错。⑤看成语的形容对象是否正确合理。某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如果不了解其特定的适用对象,就会出现错误。⑥看成语与其它成分搭配是否恰当。成语在语言运用之中,相当于一个词,因而就有一个和其他词浯的搭配问题,不能互相矛盾,也不能重复。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