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材料一:2019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栓察院检察长分别向大会做工作报告;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预算和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两院工作报告等。(1)为什么国务院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分别向大会做工作报告并由会议审议通过?材料二: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该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促进外商投资,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规范外商授资管理,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五条国家依法保护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的投资、收益和其他合法权益。注:外商投资企业属于外资金业,属于非公有制经济。(2)《外商投资法》出台的过程及内容(含注)说明了什么?材料三:1989年,只有高中文化的胡耀华来到宁波港集团,成了一名学徒。多年来,他扎根港口服务社会,勤奋好学,勇于挑战,练就了一身绝活,修理、绘图、制模样杯精通,至今保持着272台发动机大修“零返工”的纪录。同时,他还挑起了技术创新的重担,勇于改造革新机械设备,他的技术创新累计为企业节约成本900多万元。现在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获得浙江省首席技师全国技术能手、金国劳模等荣誉称号。(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理解? 答案:【答案】(1)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进行监督的权力;“一府两院”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保证行政和司法权力的有效行使。“一府两院”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科学立法是前提;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3)权利义务相统一。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如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解析】(1)本小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国务院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要向全国人大作工作报告,这说明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的权力机关,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以此作答即可。(2)题文中“在全国人大上通过外商投资法”,表明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具有立法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等;结合“外商投资法的内容”,可以看出我国坚持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对待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等;“依据完法,制定本法”表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等,紧扣材料,言之有理即可。(3)该题考查权利与义务关系;依据课本内容,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所以,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据此作答。
道德与法治 试题推荐